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2016-06-01 16:12:47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每念及此,心中便陡然生出惶恐和紧迫。
事实上,对人生像什么的思考和类比,不仅仅在于对人生过程和归宿的描述,更在于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有两首咏物诗,立意便很高远。
一首是希运禅师同唐宣宗李忱合吟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诗中将人生喻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瀑布。
还有一首是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诗人将人生喻为历经磨难牺牲、升华人生价值的艰难历程。两首诗所表达的都是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像什么与人生做什么紧密相连。人生像什么,不仅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而大相径庭,更因为每个人的主观努力不同而千差万别。理解的角度和努力的程度,反映和决定人生目标和人生境界的高下。
佛说:“境由心造”。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想让人生像什么,他的人生便像什么。
如果沉湎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人便像一条社会寄生虫;如果不思进取,一事无成,人便像来去匆匆的过客;
如果志存高远,不懈奋斗,人生便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如果心怀天下,情系苍生,人生便像高山大海般伟岸壮阔。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有涯,譬如朝露。惟其如此,人们才执着地追求无涯和超越。
试图将有限的生命存在,升华为永恒的价值存在;试图将有形的物质生活,升华为玄妙的“意义”生存,这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形而上的本性。
中国的释、道、儒家,便有各具特色的路径和阐释。
佛教将“无涯”寄托于彼岸世界,企望通过诵经参禅,修成正果,摆脱轮回。
道教将“超越”寄托于成仙得道。企盼通过炼丹采气,霞举飞升;
儒家则将“不朽”的追求放在此岸世界,崇尚“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主张通过“修齐治平”,实现道德和功业的不朽。各种解说见仁见智,高下自见。
在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表述中,令人慨当以慷、壮怀激烈的名人名言不胜枚举。
作为一个普通人,深感离青史留芳的风流人物太过遥远,因而很是偏爱人们熟知的那段平实、厚重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每念及此,心中便陡然生出惶恐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