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死亡,生命意义何在?——兼怀张国荣与李玉龙
2016-08-17 15:55:47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文/蔡朝阳
大概七八年前,我的一个同事,从一个尚未开盘的高层住宅楼顶跃下,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因为抑郁症,被折磨日久,终于自我了结,年纪还不到30岁。我记得遗体告别仪式,工会领导去致辞,悼词是我写的。这是我第一次写悼词,拿捏不准,定位不清,既不知道悼词究竟该怎么写,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年迈的母亲。再是与她也无甚私人交往,生活细节居然一无所知。最后终于成稿,而心下甚为不安。这位年轻即患抑郁症而自杀的同事,在她有限的一生中,愿她曾经得到安慰。
大约七八年前,在我的身边,这个三线小城市,对抑郁症的理解,还是很隔膜的。在那个时候,抑郁症,在很多人看来,基本上就跟神经病差不多。尤其是吃药,导致精神较为亢奋时。我想我的这位同事,在其清醒的时候,恐怕也会独自品尝那些无以为告的双重痛苦。一则是抑郁本身的痛苦,一则是误解带来歧视的痛苦。歧视无处不在,而来自善良者的无知的关怀之下的歧视尤其令人不堪承受。
然时间仅仅过去七八年,社会的宽容度就增加了很多,这要源自观念水位的提升——这也是我始终对未来抱有谨慎乐观的原因之一:观念的更新,在新的生活方式推动之下,出现了加速度。要是现在,当我们知道这是抑郁症,而不是神经病的时候,是不是会给予更多的理解?是不是可以给予更多更科学的方案?
这之前大约5年,2003年,张国荣坠楼自杀。当时,我还不明白,抑郁带来的痛苦,究竟会到何种程度。当然,现在也不明白,因为这一切,只有亲身经历,你才可能明了,否则无论如何都是隔靴搔痒。我们无法获得同情,无法感同身受,无法获得最深刻的安慰,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他人即地狱,道理大概就是这样。
所以我想起张国荣时,也常想起我那位年轻即自杀的同事。在他们下此艰难决定的那一瞬,究竟在想什么呢?
多年前写过张国荣,悼念他,无非是感伤自己的青春岁月,矫情得很,也轻浮得很。千古艰难唯一死,但当死亡也不再艰难时,其遭遇的困境,恐怕更加难以想象。大概这才是我人到中年时,进化出来的,对人生的艰难的一种理解。因为有些困境,唯一只能由个体自己去面对,去承担。
试想张国荣,恐怕也是这样吧。在常人看来,他声名事业,到了人生巅峰,叱咤风云,笑傲江湖。但这只是外人所看到的光鲜的一面,其实,他的真实内心,我们是不知道的。也许,除了唐先生,恐怕也难以有人走近。
《阿飞正传》里有一句著名台词: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每次想起这句台词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句谶语,说的就是张国荣本人。永远飞行的姿势,总也会有疲累的一天。之所以喜欢李宗盛那首《越过山丘》,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人生就是不断地越过山丘,那么,下一个任务,无非是翻越下一座山丘。这无论如何都会想起加缪的那个希绪弗斯的比方。这是海德格尔名言的前一句:人生充满劳绩。
但我也打过另一个比方,翻越山丘,其实就是不断自我超越,而这种自我超越会带来强烈的高峰体验。对这种高峰体验的追求成为了最强大的驱动力。问题在于,对高峰体验的感受的阈值,是会不断水涨船高的。这接近于嗑药,为了high,只有不断加大剂量。直到有朝一日,到达生命的终点。当然,对于仍停留在口腔期的人来说,这是不能理解的装逼。有些鸟,他的使命是飞翔;而有些鸟,一生只在笼子里。
但人们对于死亡,见解何其不同。是以张国荣的纵身一跃,亦有很多人扼腕叹息。只是如今,我有这样的认知:张国荣最为辉煌的时候,也可能是他最为艰难的时候;最为闪耀的瞬间,也是他最为孤独的瞬间。所谓“人艰不拆”,虽是笑话,却颇为接近真相。现在,我觉得能理解他的选择,也尊重他的选择,正如尊重我多年前坠楼的同事的选择。
中国人多希望寻找永生之道。是以俗语曰: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那永生的嫦娥,获得的是什么呢,月宫是一个空虚寂寞冷的所在,并没有她所爱或者爱她的人永远陪伴。在《魔戒》里,精灵族是永生的,但精灵族同时又是最痛苦的,因为他们永生,因而记得所有的痛苦。因而他们喜欢美酒,喜欢艺术,藉以消解痛苦。然而精灵的高贵与优雅也在于他们对苦难的担当,亲尝这一切,同时又达观面对。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托尔金是在二战正酣的时候,动了创作这样一个史诗式的巨著之念,这同样是对战乱、死亡等无从回避的苦难的直面。
但我们呢,我们不是精灵,只是凡人,尽管始终希望能走在通往尊严的路上,也只是在路上,仅此而已。
是以,我想写出那个难以接受的结论:幸好有死亡,我们才有可能避免永恒的痛苦。同时在这有限里面,不断超拔自己,至死方休——这是我所认同的生命之意义。
所以我也挺认同那句话的,就是说,很多人,活到三十岁其实就可以死了,因为他此后只是不断复制此前的生活而已。对于有价值感的人类来说,一则,生命是有限度的,你度过的每一日都应赋予意义;一则,你的生命有着无限的可能,你的使命就是永不认命,不断自我超越。
我很喜欢看一个美剧,《行尸走肉》,一直追到当下这第六季。这个剧里,一直在追问一个命题:为什么世界已经这么糟糕了,我们还要坚持原则。瑞克这一队人马,之所以在世道崩坏的时候,还让我们有所确信,是因为,即便在最坏的末日,他们还在努力践行人类最为底线的原则。当然,他们也纠结,也矛盾,因为在这个时候,价值观是不明晰的,很多时候,无从判定究竟这么做是否正确。但重要的是选择与行动的本身,有所为,是基于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确认之上的主动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我再度确认托尔金的牛逼,《魔戒》就是要在一个崩坏的世界里,重建意义。
我们所生活的当下是无从选择的。或者就是说,我们没有办法让自己诞生并老死在一个完美世界里。无论是《魔戒》的世道,还是《行尸走肉》的世道,还是《穹顶之下》的世道,因为苦难的存在,焦虑、抑郁、悲伤、痛苦等诸多情绪,都不会远离我们。但即便在这样的世道,最起码还要活下去,并且要活得骄傲。
去年李玉龙去世,我这么写——《他所追寻,均已得到》。现在我仍这么想。如果从纯粹的事功的角度,李老大确实有许多未尽的事业。但从生命追求的角度看,李老大彻彻底底地活出了他自己。这与张国荣何其相似呢,尽管名声有大小,领域截然不同,价值各有所向,但在追寻生命意义,追求短暂一生之中的璀璨光华,活出自我这一点上,他们是相似的。
唯以此纪念张国荣和李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