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家关于生命意义的千古追寻
2017-02-08 09:12:53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一、解读生命
何谓生命?根据自然科学的定义,生命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在有养分的液体能够自行分化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单位。这个过程是由一种我们成为DNA的物质控制的。然而,我们所要探寻的生命,却非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生命,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生命。在这里,所谓的生命,一般意义上有两种:一种是整体意义上的生命,另一种则是指个体生命。由此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也随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整体意义上的生命,另一部分则研究个体意义上的生命,而且我们还要研究这两种不同意义生命之间的关系,这是不可或却的。
各种各样的瘟疫和疾病,无疑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又一大疾患。象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曾使欧洲人口损失近一半。天花与麻疹也是曾经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直至研制出了专门预防其的疫苗;而在当今社会,尽管医学高度发达,可是仍然有一些疾病还未找到预防和根治的有效方法,比如“世纪瘟疫”AIDS,还有世纪初在中国部分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广泛传播且死亡率很高的SARS。虽然不及AIDS一样一旦患上便极少有幸存者,但其患病的几率、传播的速度、蔓延和扩散的时间都比AIDS还要高,还要快。
个体意义上的生命,是指作为整体意义生命的一分子、一部分、一个微小的颗粒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是微末的,是异常渺小和脆弱的,就好比“沧海一粟”,就如同一位作家形容的那样“甚至经不起头顶落下的一块小小的瓦片”。个体生命必须在整体生命中才能获得他生存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如食物、住房、爱与关怀、社会尊重、个人成就感等,否则他便会“孤独地死去”。也许你会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那个人不照样生活的好好的吗?而且还非常令人神往呢。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鲁滨逊是在一种不情愿的情况下才会在那个海中孤岛上定居下来的,他是为了生存才去学会逐步适应荒无人烟的孤独生活,学会去种植作物、蔬菜,捕猎,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社会。在这种生存状态下,他也开始变得麻木呆滞,甚至已经失去了时间观念。这在常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啊。而故事的结尾,鲁滨逊最终被人解救,回到他原先居住的村落。从他本心来说,在他荒岛孤居生活的日子里,他是非常渴望回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去的。尽管这一观念随着一天天的等待和失望而变得日益模糊。而某些小说评论家在评论这部小说时,称其为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化身,表现了一种向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欲望,就其本身来说,又是多么的不合事实与逻辑。
个体生命固然离不开整体生命,整体生命也是同样离不开个体生命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整体与个体、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一个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人们会有“人类”这一概念的产生吗?绝不会有。那样的话,也就不会有保尔所说的那一句“为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话存在了。
在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作品中,有关这方面的描述也屡见不鲜,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海”,另外再比如“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都无不说明了整体对于个体的一种依赖性。
要之,个体生命离不开整体生命,离开了整体生命,它便失去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整体生命也离不开个体生命,离开了个体生命,它便失去了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何谓生命的意义?也就是生命存在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并不简单的哲学命题。他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趋向,也放映了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立足点,说到底它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一直到近代和现代,历史上数不清的哲学家对于这一问题做出了他们各个不尽相同的回答,我们可以沿着他们的足迹,一路追寻下去。
(一)德谟克利特的幸福主义生命观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哲学是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成果,是古代哲学繁荣的标志之一。他创立了幸福主义的生命观,他主张构成理性的原子是圆滑和精致的,构成感性的原子是暗淡而粗糙的,两种原子构成了两种认识,也形成了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的快乐及心灵的幸福和快乐。
德谟克利特认为必要的物质享乐是合理的。他说:“一生没有宴饮就象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他还说:“应该深切体会到人生是变幻无常。它常为许多不幸和困难所烦扰,因此应该仅仅只要安排一个中等的财富,并且把巨大的努力限制在严格的必须的东西上。”但是,德谟克利特又认为,幸福和快乐不是纯粹的感性享乐和物质刺激,无约束的物质欲望是暗淡而粗糙的原子刺激的结果,虽然有时是必需的,但往往又是带来与人的幸福的愿望相反的后果。为避免这种后果,首先要节制欲望。他说:
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更加强烈。
应当拒绝一切无益的享乐。
其次,要做到心灵的安适和宁静。他认为:生活的目的是灵魂的安宁。这和某些人由于误解而与它混同起来的快乐并不是一回事。由于这种安宁,灵魂平静安泰地生活着,不为任何恐惧迷信或其他情感所扰。
德谟克利特认为,心灵的享受是圆滑和精致原子的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则是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和永久的,后者是低级和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求得精神的幸福和节制物欲。德谟克利特的快乐和幸福的观点,既不同于唯神论的观点,即精神就是一切的观点,也不同于庸俗的享乐主义,而是一种合理的幸福主义,在节制基础上的快乐主义。
(二)犬儒学派与昔勒尼学派的对立的生命观
犬儒学派的重要代表第偶根尼,主张人生要过简单纯朴的生活,回到所谓的自然状态中去,独立自主地活着,幻想离开现实社会过安贫乐道的生活。犬儒学派的机遇主义思想反映了希腊城邦奴隶占有制已经逐步走向衰落,他们的思想是消极的。
与犬儒学派同一时期的希勒尼学派却与之持截然相反的看法。这个学派的基本哲学主张是感觉主义。其创始人昔勒尼认为,人生的目的是寻找快乐,故被称为“唯思乐派”。其所说得快了包括肉体快乐和精神快乐。但他们认为,重要的快乐是身体的快乐和直接的当下的快乐。快乐不是无节制的,人们应当成为快乐的主宰而不能让快乐主宰人,不然反得痛苦。用感觉主义说明快乐主义,是这个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生命观
与昔勒尼派遥相互应的是晚期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他提倡快乐主义的生命观。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在谈到快乐时他说:
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
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幸福首先是以一定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为条件的;但是在他看来,寻求快乐并不要求满足一切欲望,只是要求满足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的欲望。
伊还认为,除物质的快乐外,还应有精神的快乐,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更大的快乐。可见,伊的快乐主义,又不同于无休止追求感觉享受的纵欲主义,而是要求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这种快乐是最高的理想生活境界,也是道德的表现。他说:
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宁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才竭力以求避免痛苦和恐惧。我们一旦达到了这种境地,灵魂的骚动就消散了。
(四)十五、十六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生命观
十五、十六世纪被称作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此时哲学的研究对象从面向神转变为面向人和自然。在批判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以人和自然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自然哲学思潮蓬勃兴起,开辟了欧洲哲学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是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他们称颂人的价值尊严,反对对人的蔑视;赞美人的世俗生活,反对禁欲主义;重视理性和知识,反对盲目信仰;提倡个性解放,桎梏和封建等级制度。
享受现实的幸福,追求肉体的快乐,满足尘世的生活,是人文主义者所了解的人的本性的重要内容。佩脱克大声疾呼: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足够了。这是我所追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此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所谓性爱。薄伽丘说:
在所存的自然的力量中,爱情的力量是不受约束和阻拦的。
神学认为,要求实现人的肉体幸福,这是短暂的,虚假的,是恶行和愚昧的表现;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的生存和意义就在于这种本性的满足,这是完全适当的,而且是世界存在的前提。可以说,人文主义者的激进的思想,是对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的一种“大反动”。其产生的影响和结果是非常深远和广泛的,并且成为西方传统文化及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五)叔本华的“摩耶之幕”
叔本华是十九世纪一位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对人生持消极的否定态度,认为人生不值得人们去生活。他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人生就是痛苦。只要人活着,痛苦就不能解脱。既然人生是痛苦的,没有意义可言,那么就不值得人们去生活。他说,人想为快活而生存,其实这是一个生来的错误。世界是怀疑、错误、罪恶、疯狂的领土,人生大部分是梦幻,是通往死亡的路程。历史就是人类一个长期艰难的梦。一切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只有欲望是永恒的。从根本上说,人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所以人不能不死,死是生存欲望在经过痛苦历程之后对错误的改正,也是对人们生存错误的一种惩罚。所谓追求幸福,只不过是被“摩耶之幕”遮住了眼睛。
叔本华断然宣示:生命,整个地根本就是痛苦,每一部生命史都是痛苦史,人生就是苦难,世界就是地狱。
叔本华最后指出,要得到永久的解放,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最好的途径是象基督教禁欲主义者和佛教徒所践行的那样,在禁欲的生活中完全放弃意志以达到遁世绝欲,超脱痛苦。具体办法分为三个步骤:自愿放弃性欲;甘于痛苦;死亡寂灭。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和悲观主义迎合了德国资产阶级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悲观、懊恼情绪,为意志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则是它的进一步发展。
(六)海德格尔的生命观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存在主义的哲学系统,并且是德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
海氏认为“此在”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首先,海氏认为,“此在”在世就必然与他人他物共在,与他人他物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个过程的基本状态就是烦。他把“此在”与他物之间的关系称为“烦心”;“此在”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称为“麻烦”。在现实社会中,人越具有社会性,就越失去个性,失去自由,感到烦恼,从而产生麻烦这种内心情感。
其次,畏惧。海氏指出,畏惧和日常生活中的害怕是不同的。日常生活中所害怕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但人对他所畏惧的东西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它至大无边,无所不包。:正如其所说“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
最后,死亡。海氏强调,死亡对人的存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在”在世必须对自我、对自己的存在有真正体验。只有死亡,才是人生的终结,是“此在”本质的完全体现。海氏指出,死是最独特的、最不连贯的、最不可替代的。
海氏的死亡观是独特而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它预示着个体的独立和苏醒,但是却又是厌世和消极的,正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生存意志哲学一样。
三、生命意义的追寻
在对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针对生命意义所作的回答进行了一番赘述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有关声明;这些有关生命意义的回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快乐主义或者说幸福主义的生命观和禁欲主义或悲观主义的生命观。通过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以德谟克利特、昔勒尼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十五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者等为代表,他们的生命观属于快乐主义或幸福主义的生命观;而犬儒学派、中世纪神学、叔本华及海德格尔为代表,他们的生命观则属于禁欲主义的生命观。
快乐主义或幸福主义的生命观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追求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充分享受生命和生活的乐趣。这种快乐和幸福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物质的快乐和幸福(如财富的积累与感官的需要与满足)和精神或心灵方面的快乐幸福(主要指心灵的宁静与灵魂的安宁)。而他们的所谓快乐或幸福,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现实性。也就是说,他们追逐的快乐幸福是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个人努力能够最终实现的,而非寄托于神、上帝或者来世。他们非常重视心灵或精神的快乐,也就是心灵或精神的安宁与闲适,有的甚至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他们这种生命观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反之,禁欲主义或悲观主义的生命哲学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感叹与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对现实充满了犹豫、迷茫与困惑,将希望寄托于神、上帝或者期望借压抑本能欲望乃至通过死亡以达到生活的安宁和灵魂的安静。相犬儒学派的所谓安贫乐道、无欲无求的自然生活;叔本华的生命的本质是痛苦和希望在禁欲的生活中完全放弃意志以达到通过绝欲超脱痛苦以及海德格尔的“此在”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只有死亡才是人生的终结,是“此在”本质的完全体现,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哲学派别的哲学家,他们的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往往是不尽相同乃至截然相反的。比如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大多倾向于快乐主义或幸福注意,例如德谟克利特、昔勒尼学派及伊壁鸠鲁学派。而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禁欲主义或悲观主义则无疑如同一张巨大的黑色天幕将一切光明笼罩,人们的生活以及心灵都被宗教禁欲主义的枷锁牢牢套住。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意识的逐渐觉醒,打破神学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成为一股不可遏抑的历史潮流;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者则把生命看作一台机器,将生命的意义束缚在极为狭小的范围,用自然的机械、静止、孤立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自从进入到现代社会,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兴起,世界上的物质财富也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人们更多地将眼光放在财富的积累以及现实的物质享乐,而却忽视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探索。也许这也就是所谓的人的异化吧。
现代的人,正在逐渐失去所谓的万物灵长的地位,而逐渐沦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他们失去的东西,并不是以多少的金钱和财富能够衡量的。人,之所以能异于动物,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能思维,“人类的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而这种思维的最高实现就是人类能够赋予万事万物以意义。正是在它的指引下,人类才能不断深化着对世界的认识并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先进工具,不断地改造着周围的世界,形成人化的自然。而当这一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日趋于枯萎和凋零的时候,那么他们正逐步将自己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上,他们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动力和方向。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千百年来所有有感于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生的坎坷曲折的人所孜孜不倦加以求索的永恒课题。而愈是靠近现代,这种探索和追寻却反倒越来越少,几至绝迹,这是历史和生命所不能容许的。找寻到了生命的意义,历史的车轮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滚滚向前;找寻到了生命的意义,个体的生命才会在岁月的轮回中向着人生终极的目标坚定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