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暴,可以找哪些机构寻求帮助?
面对家庭暴力时,及时寻求帮助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关键。以下是 中国大陆地区 可求助的机构及具体操作指南,涵盖法律、庇护、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维度资源:
一、紧急情况应对
1. 报警(首要选择)
操作方式:
直接拨打 110,明确说明“我正在遭受家庭暴力”;
要求警方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法律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第16条);
坚持要求做笔录,并拍照留存《受案回执》。
关键权利:
可要求施暴者 立即搬离共同住所(24小时内执行);
申请伤情鉴定(派出所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
2. 就医取证
指定医院:
前往 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要求医生详细记录伤痕位置、形态;
特别注明“患者自述遭受家庭暴力”;
保留所有病历、检查报告、缴费凭证(可作为法庭证据)。
二、法律保护机构
1. 人民法院
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
材料:身份证、报警记录、伤情照片、证人证言;
时效:72小时内裁定,有效期6个月-2年;
效力:禁止施暴者接近住所/工作单位/学校(违反可拘留15日)。
2. 法律援助中心
免费服务:
拨打 12348 法律援助热线(24小时);
准备材料:低保证明/家暴证据/身份证;
可获律师代理离婚诉讼、索赔等(全程免费)。
三、专业救助机构
1. 妇联系统
全国妇联维权热线:12338(工作日9:00-17:00);
提供:庇护所对接、法律咨询、心理疏导;
可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线下渠道:居住地社区/街道妇联办公室。
2. 民政部门庇护所
入住条件:
凭报警记录或妇联转介函;
提供3-7天免费食宿(部分城市延长至30天);
地址查询:登录当地民政局官网,搜索“家庭暴力庇护中心”。
3. 社会组织
为平妇女支持热线:151-1793-5157(每日9:00-21:00);
反家暴专家指导证据收集、安全计划制定;
协助联系异地庇护所(针对跨省逃离情况)。
四、证据收集指南
1. 即时证据
使用手机 原相机(关闭美颜)拍摄伤痕,注意包含时间水印;
录音时说出 “XX(全名)于X年X月X日打我” 以固定证据;
保留施暴工具(带血衣物、破损物品)于密封袋。
2. 长期证据
建立 家暴日志:
markdown
复制
下载
| 日期 | 暴力形式 | 伤痕位置 | 证人 | 处理方式 ||------------|---------------|----------|------------|---------------|| 2023-08-15 | 掐脖子、辱骂 | 颈部淤青 | 邻居王某 | 报警(回执号)|
五、心理重建资源
1. 专业心理咨询
公益资源:
北京红枫妇女热线:010-6833-3388(每日9:00-17:30);
简单心理APP“危机干预”专区(每日20:00-24:00免费咨询)。
2. 支持小组
线下社群:
法院家事调解中心组织的“创伤疗愈工作坊”;
社区“反家暴联盟”互助会(通过妇联报名)。
六、特殊群体专属通道
1. 儿童保护
强制报告制度:
学校、医院发现家暴需立即报 110 及 12355 青少年服务台;
可启动国家亲权干预(民政部门临时监护)。
2. 老年人救助
银色通道:
拨打 12349 养老服务热线,转接反家暴专线;
社区老年协会可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关键法律条款
《反家庭暴力法》 第20条:家暴证据适用“优势证据规则”(只需证明家暴可能性大于不存在);
《民法典》 第1042条:家暴受害者可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刑法》 第260条:虐待罪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伤/死亡处2-7年。
注意事项
电子证据云端备份:将录音、视频上传至亲属邮箱/网盘防销毁;
安全逃离包:提前准备身份证复印件、现金、常用药、充电宝;
技术防护:在施暴者手机安装 “天翼防骚扰”(可屏蔽定位功能)。
请记住: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以上所有援助均为 免费服务,你的生命权高于所谓“家丑”。及时行动不仅保护自己,更是在阻止暴力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