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质量休息?
朋友说,睡了几十个小时,仍觉得疲惫。好不容赶个节假日,旅游也没有找到生活的激情。K歌逛游乐园,也没有使自己更开心。
为什么呢?
不管活动看起来多轻松,美景看起来多漂亮,如果休息方式,没有使自己摆脱疲劳,放松神经,就是一种错误。
在脑力工作者群体中,可把此类现象总结成「被动休息」,简单讲,处于被迫不得不休息,这是一个陷阱。
想想看,写一天项目报告,开完一天会,结束这一切,你会感叹到,太累了我要睡个好觉;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一躺吧”。
对于体力工作者来说,疲劳主要由身体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通过睡觉可以把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出去。
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大脑皮层一半极度兴奋,神情紧绷,身体若缺乏锻炼处在低兴奋状态,睡眠对这种疲劳,起到作用完全不大(除非是熬夜加班)。
既然,睡觉有时都无法帮助大脑休息,什么办法才可以?答案不是停止活动,而是改变行为与活动的内容。为什么?
与其他器官不同,人一生中大脑一直处于活动状态。
从能量代谢角度看,肌肉休息时,所消耗的能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收缩运动时,会消耗1000倍以上的能力;相反,大脑不管运动、还是休息,都要消耗大概人体总代谢量的20%。
也就是,工作时耗能水平仅仅比休息时高出5个百分比,正因如此,休息时的大脑,更应该看成一种独特状态。
读过一些心理学著作的朋友应该知道,大脑分为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和任务网络两种状态。
默认状态下没有明确任务发生,它实际上涉及到大脑以往存储、残余的认知活动,包括对过去经历的回顾,思考未来可能的情景、对自我和他人的思考,以及情感调节。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认为默认是一种有意识的休息状态,因为它允许大脑在不需要,专注于特定任务时休息一下,但不是绝对休息,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对于这项研究,可以追溯到1995年。
当年威斯康辛医学院的Bharat Biswal等人,发现在完全没有运动的休息状态,大脑左右两侧运动皮层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信号,仍会发出很多强关联性信号。
这些信号关联的区域组成不同的脑网络功能,比如视觉网络、运动网络和注意力网络等等。
因此,这提示着一个重要信息:
大脑存在自发的脑活动,而且活动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组织的”。那么,默认网络切换到任务网络时,又有巨大差别呢?
其一,两者共用一个“内存”,做项目时,任务网络活跃度会提高,默认网络的活动就会降低。其二,做一个任务可能会激活两个不同功能,一旦任务停止,切换至默认状态下,你的神经元也在发生连接。
换个角度来说,我们日常心理活动,以及思维推理,都需要整合各个脑区的信息才能够完成,大脑跟计算机的CPU相似,可以分为多个模块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各区域都有联系。
当它们运行时,大脑网络就变成了一张抽象的数学图论里的网络,每个脑区是一个节点,脑区之间的联系是网络的边,相互联结,以完成任务。
这就像:
高铁系统,由许多节点组成,有的节点负责列车停靠,有的负责核实乘客身份,还有的负责监测列车运行状态。节点之间通过系统连接起来,就像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
如果两个区域功能相近,那么,它们更可能在同一视觉任务被激活;如果两个区域,在默认的脑活动状态下,又有很高的关联性,那么,它们被同时激活的概率会更高。
心理学家Watts和Strogatz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
默认网络对于大脑任务网络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在保证相邻神经元和神经区域之间,有更多联系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大脑作为一个整体更有效率的加工信息。但有趣的是,大脑在休息时表现出较高的模块性,而在任务状态下则表现出较低的模块性。
也就是说,当大脑休息时,各个系统会相对独立地工作,如果有相关联的信息刺激到旧任务,它会被唤醒。但在工作时,不同系统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使得模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这说明什么?
专注任务会耗费认知资源。即使不做任何事情,如晚上睡觉做梦,也会消耗这种资源,这种资源是默认网络下,各种联结所引起的。
因此,很多人在休息日选择打游戏或者刷短视频,但这种行为本身并不能算是完全的休息。毕竟它会让大脑不停地接受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会进一步激活大脑中原本待完成的任务,导致思绪紊乱越休息越累的情况出现。
那么,休息的精髓是什么?针对每日、每周、节日休息时效不同,我们该用什么合适的方法呢?
其一:活动交叉。
大脑皮质有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它们以不同方式排列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联合功能。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所以,短暂劳累,可以通过更改活动内容来缓解。
你昨天做了4个小时方案,最好第二天去给盆栽修剪下枝叶,或做一些户外活动,而不是睡到太阳晒屁股,这属于从脑力转向体力的方法。
法国接触启蒙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说过:
“我本不是一个生来就研究学问的人,我稍微用功时间长一些就会感到疲倦,我不能连续半小时以上集中一个问题”;如果让我交叉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悦的一个一个寻思下去,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的脑疲劳感。
与我一样,做方案想不起创意,我会把它放一放,然后,某个不经意间可能会,突然冒出答案。交替进行法的特点是轮换「更换任务」,让脑子放松。
有人会说,我常常因为一个工作没结束,很难开启下一个,怎么办?
有个小技巧:
你可以在双手静止情况下,用左手去按摩右手虎口,然后,再用右手按左手虎口处,相互3-5下。虎口在手背部,大拇指与手指之间的部分。
长期按摩,一方面能够缓解手部疲劳,改善手指灵活度,缓解手部疼痛,另一方面,虎口通过神经末梢传递的信号,能改善身体生理反应,从而减少脑部紧张情绪和焦虑感。试试看,我认为很管用。
你也可以采用,小憩法(Power Nap)。
Power意为强大、有力的,Nap则是小睡、打盹的意思;国外,人们把短憩作为缓解劳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不可少的一项策略,它不一定要在午休时进行,也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里高频次地利用。
如果您在工作中感到状态不佳,或者一段时间后感到脑力不足,可以设置一个计时器,在5-10分钟内闭目养神。这一策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完美的,符合正常的生理特征。
这种方法缺点是,可能无法应对状态不稳定的情况,或被同事打扰,甚至可能被公司所禁止。
即便有适宜环境条件,许多人也表示很难进入状态,一旦进入状态,时间又到了,这种半憩不睡的状态让人更难受,怎么办?
我通常配合音乐同步进行。
人是环境的产物,耳朵更是。我们一起试试看,现在播放了一段农民田地里的蟋蟀、蝈蝈声,中间夹杂着,大雁排队往南飞的叫声,这一切和微风掺和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
耳朵沐浴在声波当中与音符共振,大脑以往“生锈神经元”也会随之被点亮,这种声音沐浴(Sound Bath)法能让你瞬间从眼前事物中抽身出来,回到内心禅境中,没有任何束缚,自有自在。
进一步说:
短暂疲惫,主要来源对现状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把眼前事情快速切换掉。
想想看,如果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么,这件事对你来说,就能成为一种动力源。
但可惜,我们缺乏对”切换内容“能力的理解,我们能想出来的短时间休息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要么是看无营养的信息。因此,短期休息的精髓是「重燃做事」的激情。
上述我给你开的清单,基本思路是以“身体上做来脑力上的累”,当然,最适合的方法,还要你自己探索。
如果你觉得下楼走5分钟,和同事喝杯咖啡更轻松,那就去吧,别管别人怎么做;也许你还可以,看一会无厘头的动漫、打几局游戏后,再把思路转移到那些繁琐的工作上,也不是不可以。
这种方法只适合按天计算的时间段。
然而,并非所有的行为都适合长期培养,例如玩游戏。短期内的替代行为可能会带来正面反馈,但长期则可能导致多巴胺的强化,使你成为一个“上瘾的青少年”。
针对每周频率的休息,我认为应该从提高感知力开始,为什么?
其二:提高感知
想想看,六日全天你怎么过的?
睡个懒觉起来,洗脸刷牙叫外卖开始刷手机、追剧。当思绪处在游离状态,会出现一系列关于自我的想法,以及我和别人的关系、谁点赞了我等,各种琐事中。
你就像宇宙的中心,被这些想法围绕着旋转。这样的后果会导致神经紧绷,脾气变差,难以相处,莫名其妙的不开心等情况发生。
大家知道,没有任务时大脑一般处在默认网络阶段,但是,即使我们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它依然进行着相当丰富的活动,无时无刻在消耗着能量,所以,抑制思绪四处乱窜,减少大脑低速运转时所浮现的杂念,是短周期应该调解的事。
这些习惯的形成,是大脑在无意识状态下默认形成的习惯,周而复始性循环的影响着你,背后大脑杏仁核(Amygdala hijack)与皮层下区部分在起主导作用。
千万不要把它想象成核桃仁了。
不过,它跟核桃仁差不多一样大,只有1-1.5厘米,相对较小,负责情绪和记忆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当遇到威胁或挑战时,它会释放一种神秘激素和神经递质,引发“战逃”反应。
那么,它对休息有什么影响呢?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做过各项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对情绪、压力警觉性过高,就会出现杏仁核被劫持(Amygdala hijack)的情况。
举个例子:
你一直在负责重要项目,时间紧迫,领导经常要求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是,因为某些问题(技术、人员、供应商)迟迟没法进行,你就会感到紧张、焦虑、恐慌;假设这种事情持续发生,杏仁核会一直处在“警觉状态”,导致你睡觉、周末做任何事都无法进入松弛状态。
因此,休息本身是让大脑放松。
警觉状态下尝试旅游、看风景,并无法解决紧张状态,毕竟,种种行为只是一种逃避,我们希望以视觉、听觉让琐事之事忘记,最后发现,你像做任务一样完成它们后,依然要面对。
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面对当下,学会感受。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求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瞬间,不去回忆过去、幻想未来。
我习惯周六日,某个下午在公园坐一坐,或去河边走一走,把手机关闭,静静吹着风,看着叔叔阿姨跳广场舞,有时也会和他们打招呼,闲聊。
这种感受用一句词来形容即「抽离自己,沉浸当中」,简单的说,对内用观察者视角看自己,了解到目前种种状态,对外,把心沉浸到别人做的事情中,充分打开五感,填满注意力空隙。
我为什么要强调这种感知呢?
一方面,它能给我打来幸福感,提高审美,也能更好的让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处理焦虑,处理未来和从前的关系,让紧张的杏仁核(Amygdala hijack)松弛下来;另一方面,它能调动感官力量,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和人,设身处地体会他们。
进一步说,当被按部就班的生活,存在主义的焦虑感困扰时,慢下来,才不那么紧张。感知力的改变,能帮助你「回血」,从而改善默认网络下的不良习惯。
除了我的方法,你还可以试试换位思考训练,共情能力训练,记得抛开成见,不要越俎代庖,放低姿态好好与人沟通,询问别人”你的感受是什么“?聆听,接受,包容。
一言蔽之,周频率的休息包括三点:自我监控、共情他人、外部沉浸。不妨试试看?
其三:培养兴趣
迈过一定阶段后,你会发现性格、处事风格也会发生变化。
你会愿意放慢脚步,这种慢,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打开感官和注意力,摒除脑中的杂念,接纳身边的和而不同。你不在因为一句话感到难受,也不会因为工作压力无时无刻焦虑,你会挖掘出“感知细节”带来的人生意义。
但是,这还不够。
用长远眼光看,我们可能还需要培养几种新的兴趣,以改善默认网络下的坏习惯。为什么是感知力提升后培养兴趣,而不是直接培养兴趣呢?
一方面,兴趣形成和发展,不仅由外部刺激决定,还与个人内部认知和情感因素密切相关,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某项爱好的感知力提升后,会更加敏锐的觉察此项爱好的特点,从而深层次被吸引。
另一方面,感知力提升,能帮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应对挑战,不会因为急于求成焦虑的放弃,减少了挫败感和压力,又能促进兴趣发展。
比如:
假设一个人从来没听过爵士乐,他通过社交媒体对这件事产生了兴趣,如果直接去学习,可能会因为不熟悉、乐器演奏不起来,而感到失望,最终放弃。
如果提高了感知力,就愿意通过阅读、观察、学习相关知识,了解这个兴趣的内在魅力和价值,更容易理解欣赏它,从而培养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亦或:
一个人对舞蹈感兴趣,如果上来就去学习各种动作,报班,最后多半概率会被“各种问题”打败。
如果她先提高感知力,尝试聆听老师教练习扎马步,步伐和跳跃、节奏与音乐感等基本功,那么,后续学习中,反而会带来迁跃式成长。
简而言之,感知力就像黄金圈法则(Golden Circle)中的为什么部分(why),如果没有搞懂它,上来追求是什么(How),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并无法长久形成爱好。
那么,该如何培养出一种良性循环,让自己又累又快乐的找回生活激情呢?这里有三个,我一直循环复用的小技巧,分享给你:
1)拥抱新活动
不要带来强烈目的性,也不要局限某个领域和特定兴趣上,试着探索一些你没有做过,但不同人群在做的事。
我家楼下旁边的公园里经常有一群大爷在下棋,虽然我不懂棋,但我喜欢在旁边观看。我也曾经挑战过“广场舞”。一开始我还担心丢脸,但尝试后发现,这种乐趣让我回忆起学校时教给我的“解放天性”的感觉,让我很开心。
当然,你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活动,例如运动(跑步、游泳、篮球)、艺术(音乐伴奏、摄影、表演)、手工DIY(编制、木工、拼贴)、社交(组织聚会、志愿者活动)或冒险(登山、露营)等。
2)深入的研究
我对某个事物感兴趣,会选择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就像,以前总是遇事想不通,拧巴。后来泛心理学让我开启一段神秘之旅,逐渐,我从看基础浅显的知识,发展到关注论文、文献研究。
看一些领域专家在学什么,它们文献中给出哪些答案,这些对人体哪方面有影响,帮助有多大,然后我再对照自己进行思考;这种探索激发的激情,让我只要有休息日,就恨不得早早起来,钻到“书洞”中去。
3)创造小焦点
如果没有挑战,兴趣会难以保持激情。不久之前,我才给自己设置一个挑战:不依赖网络推荐,通过线下找到30本值得购买的好书。
网上大把书单,该行为看似毫无必要,却会带来两种效果:
其一,迫使我出去走走,改变宅在家的状态。其二,提醒我,线下跟朋友聊天时,有意识聊到该话题,并留意相关信息。这个过程,我还可以获得一些额外收益。
比如:
感知书店的装修、布局、陈列,留一下他们节日如何做营销活动,跟店员沟通最近流行趋势。这些一点都不难,但,它很难进入你的日常视野。因为太过简单,所以你不愿意把它当任务去做。
当把一个一个兴趣任务设定成“焦点”时,恰巧它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即便休息、逛街、旅行时,你都会记住,也会感觉很有意思。
如果你感兴趣,不妨从上述三大步骤开始,以每阶段作为目标,让自己感受生活的变化。除了精神方面,也别忘了,身体也需要适当补充能量,科学的睡眠等。
总体而言:
高质量休息,不止于睡觉。它是一种新鲜感的练习,是交叉活动带来的放松,是慢慢感知细节的快乐,是重燃生活激情的一套方法,是一种生活正反馈。
作者简介:王智远,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内地主持人,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2016年担任上市公司北方大陆产业集团品牌经理,先后担任楚楚街,海豚家,豆盟科技等企业项目负责人,市场品牌总监。2018年曾主持第四届中国网络营销行业大会;主持2019NEW media 新媒体联盟盛典与筷子兄弟肖央同台,和延参法师同台互动;2019年担任B2B造节,首届数字营销在线选型节圆桌论坛嘉宾。主持2020年“绿光”中国互联网经济年会等,大量个人观点内容被头部媒体转载,阅读量全网超过3000万+,在B2B,B2C市场品牌营销方面有深度洞察。出处:微信公众号(ID:Z201440)陪你做穿越周期的成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