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度过不成功的一生?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中选择失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因为世俗层面藐视和嘲笑失败者,能够经受这种心理压力的人大概不多。
我觉得,在中国社会最难的就是选择“失败”。
其实,在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中选择失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因为世俗层面藐视和嘲笑失败者,能够经受这种心理压力的人大概不多。
于是人类社会建立了这么一种机制:大部分人都努力追求成功,或者至少让自己看起来在追求成功。为了美化这么一个过程,再加以情理甚至道德的拔高。不成功等同于Loser,loser就是连追求成功意愿都没有的人,社会的寄生虫和废材。
但是国外社会对于失败的界定还是比较狭义的,如果你有某方面的追求,比如诗歌、考古什么的,也许你不是商界大亨、政界要人,那你也算取得了成就了。怎样也和失败没有关系。
按照上述,追求(或者假装)追求成功是社会压力的产物。到了中国社会,自然带上了中国特色。因为这个成功,在中国其实“特色”成了唯一化的表述,并且是最世俗的表述:金钱。人们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成就,首先说的是这个人有多少钱,而不是他的职业成就、人格魅力、或者能力。我生于80年代初,在我的小学,还看到过很多人写诗歌,谈文学,谈国家的理想和抱负,那是一个国家青春活力的时期,也是理想毫不稀缺的年代。但是仅仅20多年后,我们面对的确实已经是最无想象力的异化“成功”。
但是最讽刺的是这个“成功”却没有失去其本质之一:只属于少数人。
得到了财富的人,不论其发家是否有见不得人的污秽、不论个人品行、不论到底是运气还是能力,都“成功”了。整个社会于是从富有阶级中,挑出一些能够包装的人作为榜样,开始鼓吹上流生活、高雅品位、尊贵品质。
真他妈的扯淡。
20年前都是泥腿种地的,只是有些人发家了,于是不仅包装了外在,甚至连精神和道德境界都可以提升档次了。
在成功笼罩一切的年代,每个人实在在劫难逃。
小时候,你会有望子成龙的父母,给你的每个晚上和周末排满了钢琴课、书法课、美术课、英语课......等进了小学,你妈最担心的就是你同桌到底是不是个品行好的孩子,你的朋友圈子到底怎么样,会不会耽误你学习。等进了中学,你为了满足父母的预期,不得不拼命学习,为了本区最好的高中,于是开始各种补习班,每天到深夜的学习日程,听着父母告诉你不好好学习天理难容。等好不容易进了大学,你发现自己不知所措,被管束了太久,有这种感觉的还有你的舍友,于是开始各种逃课、打游戏、追女生,等到毕业,揣着重点大学的文凭,却发现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却发现自己傻傻地真的不了解这个社会......
按着父母的路径,按着师长的期望,按着同龄大多数人的道路,一路走过来。在心里面远远还没有明白什么叫人生的时候,却不得不接受学习就是天经地义这个真理,学习好的孩子才有前途才受老师喜爱同学羡慕这么现实的内容。为了虚荣、在同龄人中的“成功”,在晚上十点一遍遍背着中国有哪几个产粮大省、氧化反应的方程式、林黛玉的葬花词、还有公元1881年到底发生了几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多少年后回忆起来,不知道会不会对那样的青春有任何实感,想来同样模糊的还有当初无数遍翻来覆去那唯一的、正确的但是就是和人生和理想没有半点毛关系的任何试题答案。
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和父母的预期,学习成了成长期唯一的主旋律,至于说选择其他路径,那真是耸人听闻的“逆行”。所有的一切都为了让自我成为一个社会标准意义的成功者,讽刺之处在于,自我、父母、学校、社会合力量产“成功者”的机制,最后最显著的结果也不过是让眼镜店、钢琴店、参考书出版商的生意兴隆。
这样的事情我们一遍遍重复,刚开始也许是出自家庭的压力,师长的说教,但是我们很快就把它们内化成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懂得告诫自己:遵从社会的准则,才能成为让别人都羡慕和尊重的成功人士。
于是就成为了冲着社会的“普世价值”成功而产生的人,开始了追求“成功”的人生。这件事情的奇妙在于,因为在追求(或者假装追求)成功的路上,自然可以对自己说,我现在不成功,但是没关系,我总有成功的一天。人就像催眠一般,并不思考“成功”本身的意义,当然更不思考和成功有关的人生本源的目标,而天然接受了这个设定。最悲剧的是,多少人就怀着这样的理想一辈子都没有“成功”过。
最后在谢幕的时候,也许有个人在追悼会上会说:xx是个好同志,勤奋学习,考进了xx大学,进入了xx公司工作,一直敬业,和同事领导关系良好。然后这份悼词在把名字替换后可以用到下一次葬礼上。
这就是提线木偶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