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人生的意义网
婚姻咨询、婚姻挽救修复。怎么挽回感情?婚姻情感机构公司专家咨询师。
首页 > 人生哲学 > 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

2017-07-06 15:44:29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
 
     1·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人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随着时代的推进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因为我们都是“人”!但是对思想家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深奥的难题,这正如中国古书上说的一句话: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为什么对人本身的认识这样难呢?因为,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人”这个问题,必须对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智慧、人的创造性、人的作用和人生意义等等问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自古至今,智者哲人们写下了论人、论人性、论人的本质、论人生、论人的创造性等等问题的无数篇章,然而,直到今天仍然莫衷一是。
    
    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把人规定为理性的动物
    
    从古希腊以来,在哲学上对人下定义的学说虽然很多,但最有影响的说法也只有“人是理性动物”、“人是社会动物”、“人是文化动物’等三种。
    
    古希腊的哲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把人规定为理性的动物。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经过思考后,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从此以来直至近代,这一观点被普遍接受。
    
    理性是什么呢?在西方哲学中,不同的哲学流派对理性有不同的看法。唯理性论把理性看作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凡是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尺度,建立一个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把理性和知性相对,作为认识的一个阶段。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它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考虑问题。
    
    关于人是理性动物的观点,在哲学上非理性主义反对得最强烈。非理性主义否定或限制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非理性的”这个术语,通常含有“为理性所不能理解的”、“用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等含义。非理性主义往往将理性同直观、直觉、本能等对立起来。非理性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流传颇广,如信仰主义者的非理性主义宣扬盲目的信仰;叔本华宣扬无意识的意志,断言理性和科学不适用于道德范围;尼采宣扬“权力意志”论,鼓吹非道德主义;柏格森宣扬直觉;存在主义宣扬存在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等等。这些都是非理性主义的表现。从总体上说非理性主义是精神危机的哲学,但它把人作为研究的主体和主要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现代人的意义和精神。非理性主义演变线索是: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唯意志主义主要包括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生命哲学主要有狄尔泰伯格森等人创立;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萨特。
    
    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我们有必要对它重新审视一番。人们常说的“非理性主义”大概是指现代西方反叛近代理性主义传统的一种哲学思潮。这种思潮就像洪水一样把现代西方的整个学术园地浇了一遍,似乎每一流派都吸收了它的营养,都能发现自己流派的根深扎在非理性的土壤之中。人们在追溯非理性的根源时,就首先想起了在与黑格尔的极端理性主义相抗衡时失利的叔本华,甚至更早一些的其他人。以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家以理性为手段,为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大大扩展了地盘。思想家们断定的 “人的本质在于理性”这一古老命题再次得以确认,合乎理性的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理性成为一切取舍的标准,一切都必须接受理性法庭的审判。这种崇尚理性的精神在近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科学文化的进步、商业的发达、政权的更替等等,并不能直接给人们带来幸福,人类的精神解放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黑格尔断言“凡是合理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页)的时候,理性主义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按照这种极端理性主义的逻辑能推出,幼儿乃至儿童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具有“潜在的”理性,因衰老或外伤而失去理智的老人就很难说,精神病患者则根本不能称其为人,等等。而麻烦的是,现代病理学认为严格地讲,人人都是或曾经是精神疾病患者,只不过是程度不同或患病时间不一样,现实中的人们需要时不时地去看精神疾病专家。这样推理看上去十分荒谬,但是应该明白,人在特定境遇中精神恍惚往往是其心理的非理性部分(愿望、尊严、虚荣心等)受挫的结果,是非理性部分的挫折导致了其心理反映的过度强烈,以致其某些行为、语言不能很好地接受由习惯而养成的行为或语言模式的控制,从而表现出某些“失常”的言行。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一概归咎为性欲的受挫,这或许不太恰当,但是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发,让我们看清了人的非理性部分的重要性。
    
    整个19世纪,以至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都证明了人类理性的狂妄、肤浅、盲目和无能为力。理性主义在逻辑上也许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实践中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人类历史显然并不是按照任何悲观或乐观的先哲似的预言推进,它的规律性也不意味着可以设计和预言,人类社会不能靠全能的手来安排得面面俱到,人类的精神生活更不能接受来自任何意图的控制。当马克思试图为其共产主义理想的美好蓝图进行具体描述的时候,毫无疑问,他是错了,因为那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只剩下“体”,而“自由人”却已消失,同时也违背了自己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第一卷,第12页)的重大发现。这决不是说人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历史像肆虐的河流那样地到处泛滥,而是说人类理性对于自己的历史可 以干预但无法控制。而其无法控制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就作为人之本质的另一部分——非理性而言,它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和目的的控制。机械的理性主义者最担心的似乎是,一旦否认人的理性的至高无上,那么人类历史的最终方向会成为难预料的以及有可能使人沦落到动物的层面去。其实,事情根本就没有那么严重,人类历史的未来走向本来就难以预料,人们只不过往往是出于本性,自以为是地这样或那样地预言,这种预言十有八九是错误的。这一点也说明人类理性在许多方面的苍白和无能为力。对于未来的预料本是人类理性的一种本领,但它是有限度的,忘记它的根扎在哪里而视它为神明,这就是错误的根源。对人类沦为动物层面的担心也是多余。既使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理性,人的本质也不只是理性;即便是在那些“相同”的地方,人与动物也是大不相同的,其间有着天壤之别。绝没有必要担心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将会消失。因为按着进化论的简单道理,人类已经进化到今天这一步,即使存心要返回到动物的层面去,也未必可能了。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就认为,人的本能与动物不同,它不仅比动物更高级,而且更丰富。人的本能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可能和动物的本能相提并论;就日常而言,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它们都是极不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人类理性本来就是非理性进化的一个结果,它现在还在生长之中,远未成孰,将来能否成孰,那也很难说,或许它本来就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到了存在主义那里,对理性的反叛达到了高潮。在存在主义那里,人不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存在的动物,人必须接受存在的规定。尼采从生命和创造力意志来解释人的生存本性,“此在”作为人的规定是海德格尔对人的揭示。一个理性的近代,已不复存在,它为存在的现代所代替。对人的本性的把握,也由此进入到了一个存在的时代。人的爱恨情仇、生死离别都在存在的维度上发生。作为一个存在者,生活着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的存在本性。存在主义哲学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存在主义哲学一开始就把探讨人的存在问题放到了首要地位。世界各国的存在主义者一致公认,丹麦的神秘主义者索·克尔凯郭尔(1813—1855)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先驱。克尔凯郭尔在其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基督教存在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否认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存在。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但这不是理性、思维的意识,而是非理性的意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享有“存在主义之父”美誉的克尔凯郭尔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把“孤独个体”看作是世界上的唯一实在,把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主观心理体验看作是人的真正存在,看作是哲学的出发点,从而为存在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存在”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存在主义哲学的另一位先驱是尼采。尼采哲学有三个彼此联系的主要命题,即权力意志、超人和一切价值的重估。这三个命题是他批判欧洲传统文明的产物。尼采认为,欧洲传统文明的弊病表现在科学和哲学方面,便是理性主义的统治压制了非理性的生命本能;表现在宗教和伦理方面,便是虚无主义的统治,所谓虚无主义,尼采赋予它特定的含义,用来指否定生命的立场,同样压制了生命的本能。在他看来,靠着基督教道德维系的欧洲传统文明的根本弊病,一是压制生命本能,导致人的颓废,二是扼杀自我,导致人的异化。当尼采揭露前一弊病时,他是站在生命哲学家的立场上,当他揭露后一弊病时,便是站在存在主义先驱者的立场上了。卡尔·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存在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1932年,雅斯贝尔斯出版了他的哲学名著《哲学》。雅斯贝尔斯认为,他的哲学的基本问题乃是人的问题,具体说来,便是所谓理性与生存的问题。生存(Existenz)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他用以指人的一种非理性的主观精神的存在状态。关于理性与生存之关系,他指出:这二者“不是两个对立的势力,不是两个彼此争胜的对立力量。每一个都是透过另一个才存在的。它们相互展开,透过对方,彼此才获得清晰性和现实性。在这里,雅斯贝尔斯企图说明,为了要解决人的生活基础的问题,就应该把人的主观精神的存在状态与人内心的自我体验统一起来,使人通过其内心的自我体验不断提高其主观精神的存在价值,从而成为在至高的精神境界中生存着的真人。这样,通过理性与生存的关系的问题,雅斯贝尔斯就把他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引导到人的问题上来。可以认为,这正是他对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的进一步理论化的发展,也是他的生存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一个自我表白。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有创建的哲学家,他宣扬无神论存在主义,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1927)中第一次提出了存在主义这一称谓,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对于“人是如何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孤独无依,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他认为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条件相脱节,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忧虑和恐惧。存在主义哲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在法国获得巨大的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加布里尔·马塞尔、柯热夫、梅劳-庞蒂、阿尔贝·加缪、让-保尔·萨特等,而让-保尔·萨特则以其卓越的理论建树成为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是当代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关于“人”的问题,当然,在十九世纪黑格尔的宏大叙事中也探讨“人”的问题,但是,他的这一切都是在强调那个大写的“人”,即人类。然而,个人则被排挤到了一个被忽视的角落。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忽视,黑格尔哲学走到了尽头。相反,存在主义更为关注作为一个存在者并存在着的个人,一个“体验着”的个人,他们把他作为与他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具体个人来看待。以往的理性主义则将“人”这个会体验的生命大卸八块,一块分给心理学,一块分给伦理学,一块分给逻辑学等等。当然,不论是心理还是伦理,逻辑,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人这个存在者所特有的,但是,这样的分解一方面破坏了“人”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也不能解决“个人解放”的问题。正是由于以往的理性主义忽略了“个人”这一概念 ,加之他们对“人”这一物种与生俱有的高等,才使得他们,不论是哪个学派,哪个学说,都给“人”冠以一种乐观的情调。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欺骗。海德格尔认为,人以外的一切存在者都是已被规定了的事实,而“此在”则总是其所尚不是而将是的存在,它总是不断筹划、选择和超越自己。“此在”总是有情绪,正是情绪使他可以而且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在世方式加以筹划和选择。人注定了是自由的,注定了必需自由选择。人之作为可能性存在,人的筹划、选择蕴含着人既可以成为其本真的存在,也可以成为失去其自身、成为非本真的存在。然而,“此在”的本真状态就是构成其最极端的存在的可能性的东西。海德格尔曾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体验到了人的存在以及人存在的悲剧性,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种 激励人去创造的力量,激励人去把握自己的力量。这些东西,在以往的理性主义中是看不到的这也是理性主义所欠缺的。相对于海德格尔那样艰涩难懂的语言来说,萨特的语言富有文学性,易于被理解。萨特认为:人作为存在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即按照自己的意向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而这正意味着人不断地设计、谋划、选择、造就自己。这些都公然的与统治欧洲数百年的决定论思想唱起了反调。从各个方面来看,否定了超验的存在物,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反理性思潮与海德格尔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这个世界就是“我”的世界,那么他人的世界是什么呢?也是这个世界吗?如果也是这个世界,“我”和他人的关系又怎样呢?在以往的理性主义中,由于主客体分离,而世界又只是一 个空间概念,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对我而言是主体,他人对我而言是客体,我要追求我的主体性。大家都只顾自己的主体性,这样,在海德格尔看来就导致了危机。所以,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在世界中的存在是相互并存的存在与他人一道的存在,与他人相互并存,他进一步指出,相互拥有世界的基本方式是言说。海德格尔就用这样的一元论取代了以往的二元论。世界是一个现在时,在烦忙中,“此在”和世界发生了关联,同时也就和世界中的其他人发生了关联,这个世界既是我的世界,也是他人的世界。他把“此在”与他人打交道而使共在得以显示的方式称为"烦神"。而若“此在”将自己混同常人,使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或者越俎代庖,以自我替代他人,这样的共在是非本真的,是此在的沉沦与异化。而本真的"共在"方式则是超脱(leap-ahead)地对待他人,使他人自己“烦忙”,让他人的此在自由地涌现。这样的观点是对理性传统的反叛,但同时也使人的生活状态得以本真的体现。存在主义哲学是对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彻底批判与反叛,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主义哲学带有极强的反理性倾向。存在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不是毫无章法的非理性的臆断呢?很显然,虽然海德格尔和萨特都希望人们把握自己,设计自己,创造自己,但是这种思想这种希望并没有被普通大众所领悟。大众们对此门哲学唯一的领悟就是人生是痛苦的,世界是荒谬的等等,只感受到了一种悲观的毫无前途可言的人生,并没有理解“自己创造自己”这一激励人心的观点。而海德格尔虽然提出了人的异化与沉沦,但不论是他还是萨特,他们都没有给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路,正 是因此,这门哲学渐渐走向了衰落。
    
    反理性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从康德哲学到今天的后现代哲学,对“理性”的质疑和挑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谓是“波涛汹涌”。在理性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经过它两三百年的发展也充分暴露了它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尤其是资本主义资本统治的逻辑、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规模巨大的国内战争和世界性战争,重新导致了人性和人伦的丧失与泯灭,人们自然要对人本理性、科学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道德理性甚至整个哲学理性都提出了广泛的质疑。现在,我们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一切理性都被质疑、被批判、被不断解构和再批判、再解构的社会大转换的历史关口。这是否就意味着人们今后不需要理性,不需要理性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了呢?事实上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只是依赖感性和生命遗传的本领来适应自然界,来自然地繁衍和生存,人要真正科学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可能不需要理性的自觉和科学理性的指导。只是根据历史的经验,理性不是完美无缺的绝对理性,它不能包治百病,不能保证我们在前进与发展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只有通过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我们的认识和科学,不断地矫正和丰富我们的理性,我们才能成功地进行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推动我们的历史与社会不断地前进。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理性崇拜的绝对理性主义,也不是不讲理性、完全否定理性的非理性主义,而是需要对理性进行认真地历史反思和系统主义哲学思考,对具体的 不同的理性予以具体分析,以系统主义哲学原理对它们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态度,既尊重科学理性和实践理性,也尊重非理性主义的合理内核。 世界上只有人才有理性和理性的自觉。人的理性实质上是人对现实生活及生活行为进行观念性、理论性、概括综合性、系统论地反思和批判所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意识规范。正是这种理性的自觉和理性意识规范,使人的实践成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实践,使人的社会历史成为包含了理性并由人的理性实践所创造的历史。实践的理性、历史的理性是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摆脱自然当中历史地形成的结果,是人区别于自然、区别于动物的“根源”。人具有意识,能够进行有意识的目的性活动,首先是因为人反复认识形成了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系统全面的观念性或理论性的知识,所以人的活动是在这些已有的观念性或理论性的知识指导和影响下的活动,是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的活动,其中表现着人的理性。
    
    作为科学的理性思维,它只是人经过抽象思维对各种感性材料的共性、普遍性和一般性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人们把握事物一般属性的观念范畴,以及依靠反映事物本身客观逻辑的思维逻辑将这些观念范畴按其逻辑关系联接起来的理论体系和其思想逻辑,实践性、历史性、综合概括性、本质必然性、普遍一般性、逻辑性、理论抽象性、属人性和其对人的指导性与规范约束性,是理性和理性思维的根本特性。但人的理性和理性思维由于其可以脱离人的生活实践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的建构特点,所以它也必然有着其实践基础的历史性局限和主观任意性的种种局限,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人的生存状态和实践认识过程,影响人的自由发展。所以康德哲学要为理性划界,指出其“理性”把握世界的局限性,西方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更是不断对人的理性提出颠覆性挑战,它们为我们深入研究人的理性问题以回答这些质疑提供了很多理论素材,也为我们在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丰富我们的理性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挑战,从而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具有当下的时代性和理论针对性,从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正确理解“科学理性”,需要我们把理性与非理性联系起来,需要与人的实践联系起来。如果把理性和实践经验分割开来,脱离实践和经验认识去强调理性,就会导致不恰当的绝对理性主义崇拜。如果把非理性与历史逻辑、社会实践分割开来,脱离历史去强调非理性,也就会导致不恰当的非理性崇拜。这种“理性”和“非理性”,其实质都是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割裂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理性主义一味地强调普遍、抽象、共性和一般,于是不切实际地把客观理性夸大成超越了一切的、绝对神圣而永恒不变的绝对理性,实际上是把它说成或演变成了超人、超历史的理性。非理性主义一味强调具体、特殊、个别、个性,于是不切实际地把非理性夸大成超越了一切的、绝对神圣的东西,实际上是把它说成或演变成了无逻辑的冲动。
    
    康德认为有一种朴逆迷离但又可以对人具有先天决定作用的“先验理性”和“道德理性”的“绝对律令”主观先验地规范制约着人的生活和认识。这种观念发展到黑格尔,就形成了作为“绝对理性”的“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但他们都是仍然把理性作为一切认识的出发点,作为一切理论、一切学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认为绝对理性决定一切,于是进一步形成和推动了所谓绝对理性主义的理性崇拜。康德对“先验理性道德实践”和黑格尔对“精神实践”的一味夸大,以及他们对“绝对理性”的一味强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实践与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弊端和局限性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了。完全脱离人们实践纯思辨的理性是根本不可能和不现实的,仅是依靠抽象思维的思辨所达到的所谓“绝对理性”也绝不是科学理性,而是主观臆造的虚假的“观念的理性”。 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些流派和后现代哲学却走向了“非理性主义”和“绝对自由主义”,它们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必然性、本质性联系,没有什么规律,一切都是偶然的堆积与偶合,一切都是杂乱无章地聚集在一起,各自按自己的需要和感性的自然来实现自己的存在,人也不能例外。这就否定了联系的必然性、普遍性、本质性、规律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及人类理性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它们只承认偶然性,只承认感性,只强调非同一性的差别和非本质联系,从而走向了“非理性主义”和“绝对自由主义”的错误极端。因此必须将非理性的合理因素与理性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要反对“绝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和相互关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抽象、孤立的自然人性本质观,是对以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超越。马克思揭示了人的现实性本质是与社会存在发展的状况密切关联的,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变化发展的,不能离开人的社会关系从单个人身上寻找人的本质。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性出发,从人的共同性进入到人的差异性,在人与人的区别中揭示人类内部的个别性本质,包括群体、集团和阶级本质等等。
    
    在马克思以前,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著名人本主义思想家,仅仅从感性直观的视角,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费尔巴哈把人的肉体存在、人的两性关系和人的固有“理性”等看成是人的本质,如此所谓“人的本质”就是与生俱来、永恒不变、普遍共同的东西。显然,他将人的本质主要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归结为“人自身”,这主要是针对基督教来阐述的,他将宗教的本质回归为人自身和人的本质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费尔巴哈抛开历史的视野,否定人的社会性,其要害是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的现实性本质突破了这一认识局限。马克思指出,人的现实性本质主要在于人的社会性。这说明,从现实性上来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生来就有的东西,而是在人的劳动和人与人的关系中形成的;人的本质也不只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也是能揭示人与人差异的东西。因为人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从事现实活动的人,要真正达到对人的认识,就应该深入到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中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某种单一的社会关系。这是用来说明现实中人与人、人的一种特性与另一特性之间差别的重要规定性。在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个人的任何一种对象性活动,都与另一些人的对象性活动相联系,并构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们的社会关系除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还包括家庭关系、地域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并且,这种关系的构成也是历史的,其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关系。由此而言,惟有从具体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各种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关系随着社会自身的发展去把握人的存在,如此才能从社会性的角度深刻揭示人的具体的现实性本质,克服旧哲学的抽象性。
    
    我们要充分肯定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论贡献,以及对费尔巴哈人的学说的超越性,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两者缺一不可:即不管是费尔巴哈所强调的人的自然性,还是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强调人的社会性,都是现实性本质其中的一个侧面,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有片面性,只有充分顾及到这两个方面才是正确的理解。人的自然性无疑是具有“现实性”的存在,是人的社会性的基础,撇开了人的自然性,也就谈不上人的社会性。可见,人的现实性本质是建立在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基础之上的,是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同时,也应该看到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从现实性的角度来探讨和定义的。人的现实性本质并不能全面地涵盖和包括人的本质,也就是说,现实性本质只是从人的“存在”——包括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角度解释人、定义人,它只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无疑,人的本质还应该包括人的“发展”的方面。人具有充分的发展可能性,因而必须从人、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界说人。同时,人是主体,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依靠外在力量来实现的,而是在主体与客体、外在与内在的相互竞争协同中实现的,人或人类是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规定的主体。人的本质是在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从生到死的统一,也是时间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而现实性与可能性恰恰是揭示人和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现实性指的是已经出现的具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相互联结体现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在现实性中不断产生出可能性,可能性又不断转变为现实性。任何现实性中都包含有可能性,任何现实性都由可能性发展而来。客观世界的无限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人的现实性是人自身的自然存在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可能性是外在必然性与内在主动性的统一,是人在对外界条件认识理解的基础上主动设计、选择的结果。因而人的所谓“可能”实质上就是人以语言、符号、逻辑的形式去把握宇宙之“能”——即是对世界及自身的创造。如果说,人的现实性指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那么,人的可能性就是意识——创造性和自由——实践性的统一。由此而言,人的创造首先是人是通过语言、符号、逻辑的形式观念地把握世界,通过对人的主观世界和内在需要自我确认,设计和选择人的实践活动的蓝图,而这个蓝图本身之于人的现有生存而言,仍然是尚未见之于现实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惟有通过实践才能将其转变为现实的存在。正是意识的创造性构成了人的可能性的源泉。实践则是将人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根本途径。通过实践,人类不仅造就了社会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社会历史。人始终处在对世界的创造和对自我的创造的统一过程之实践中。实践不断创造和展示一个日新月异的可能世界或理想世界,也不断回答了“人是什么”、“人将要成为什么”即不断创造和展示人的可能性。如此,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到人的意识性、实践性,人的本质的存在和发展、确定和不确定、现实与可能的基本架构就逐渐清晰起来了。 因此,如果说,人的现实性本质指的是人的存在的方面,即人之为人的自然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统一,那么,人的可能性本质指的是人的发展的方面,即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实现自己、创造自己,从而确证自我的自由创造本质。人的现实性本质即是人的存在性本质,而人的可能性本质即是人的创造性本质;人的现实性本质是人的基础,而人的可能性本质是人的成长,前者是存有性、确定性、不变性的方面,后者是超越性、不确定性、变动性的方面。只有将二者联结起来即从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的视角,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总之,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视角定义人,只是偏重于从“存在”的角度解释人的本质,忽视了人的“发展”,偏重于从客体的角度定义人,无涉于人的主体,偏重于从受动的角度界说人,而撇开了人的主动性,偏重于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人,而无关人的个体性。
    
    4·恩斯特·卡西尔提出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
    
    德国文化哲学创始人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提出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卡西尔在其著作《人论》中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 人虽然是动物,但已然不同于动物。如哲学家们所言,人异于禽兽,在于人有符号和文化,能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一句话,人是具有人文精神的动物。在这个人文世界,人不仅仅是人,而且必须自觉地是人,自觉地表现人性。人利用由信号(Singns)改造而成的有意义的符号(Symbols)去创造文化;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是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其文化哲学体系中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的诠释。其实,哲学所要研究的既不是抽象的文化,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能动的创造活动的人。正是靠着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才既产生出了一切文化,同时又塑造了人之为人的东西;人的本质与文化的本质,只是以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为中介,才得以结合与统一为一体。全面理解实践,我们知道,实践包括交往、物质、精神三类型的活动。很明显,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精神活动,其实也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在人的精神活动或说符号活动的过程中,人建立起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并构成一个文化的世界。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都是符号活动的组成和生成,彼此表示人类种种经验,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塑造“文化人”。 由此可见,“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个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或文化哲学的最基本原理有其合理之处,但这里也有片面的成分,因为“人是文化动物”的说法只关注了实践中三个方面的一个方面,尽管是很重要的方面。只从实践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去理解人恐怕是不全面的。
    
    当然,必须指出,卡西尔的“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一结论是“回到康德”而又“超越康德”的一个成就。在康德的“批判哲学”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我们(人)能够认识什么?康德的答案是,人的纯粹理性只能认识“现象界”而不可能认识“物自体”,如果人的认识越界就必然会陷入“二律背反”的矛盾境地;其二,我们(人)应该怎样行动?康德的答案是,人应该按照至高无上的“绝对命令”来行动,只有这样,人才能够信仰物自体的存在,从而达到实践理性的先验原理——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其三,我们(人)可以希望什么?康德的答案是,人可以通过“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来希望美,而通过“质料的客观合目的性”来希望完善,人只有通过审美判断力和审美目的判断力才有希望由自然达到自由,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康德哲学最终要回答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是什么”?康德的答案是: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康德把西方哲学由研究自然客体的“宇宙论”转换为研究人类主体的“人学”,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康德主义要“回到康德那里去”是有道理的。但是,康德虽然提出了问题,而且也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但是,由于时代和个体的条件限制,康德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还是不彻底的。因此,新康德主义回到康德,还是为了“超越康德”。卡西尔在《人文科学的逻辑》之中曾经指出:“康德曾经为自然科学进行了结构分析,然而,他未能力求给‘人文科学’以类似于他对自然科学所作的同样意义的结构分析。”“然而,这决不是说批判哲学的任务潜在地和必然地会受到限制。宁可说批判哲学所表现出的仅仅是一历史的或偶然的限制,这些限制是由于18世纪科学水平使然。自浪漫主义以来,由于摆脱了这些限制,由于出现了独立的语言科学、艺术科学和宗教科学,知识的普遍性理论便发现自身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的挑战。”很明显,卡西尔就是要把康德所没有进行彻底的事业继续下去,要在19世纪语言科学、艺术科学、宗教科学(还应该包括人类学、文化学、符号学)等等科学独立的新格局之下来对“人文科学”进行类似康德对自然科学所做的那种结构分析。这样,卡西尔就沿着康德批判哲学的思路,在思考“人的问题”的过程之中发现了“人是符号的动物”的结论。因此,这个结论是康德批判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一种“哥白尼式的变革”。早在《认识问题》第一卷(1906)中,卡西尔就不把认识问题仅仅看作是自然科学的认识问题,而力图把认识的发展与神话和宗教、伦理学和美学、心理学与形而上学等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他看来,人类的经验和知识并不限于理性和科学,还包括了人类文化的各种形态。因此应当把康德的主体性扩大和推广到人类文化的一切领域。这也就是卡西尔把康德的“理性批判”发展到“文化批判”,因而也才会有由“人是理性的动物”到“人是符号的动物”和“人是文化的动物”的转换和发现。
    
    “人是动物与文化的统一体”,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人乃是动物与文化的统一,人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动物,文化业不再是人之外的事物,二是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把人的肉体部分与文化部分统一为一个整体,才是完整的人。这种关于人的新定义,与以往关于人的定义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把“文化”引入了人的结构之中而作为组成人的要素,从而使人超越了动物与生物,成为一种高于动物或生物的存在。人作为“动物”与“文化”的统一体,不仅清楚地表现在人的起源上,而且也突出地表现在人的历史发展中。人的发展主要不是肉体的发展,而是文化的发展。一部文明人类史就是一部文化史,离开文化的发展,根本没有人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对此,人们已无异议。这个事实雄辩地证明,人的确是动物与文化的统一体。 在阅读卡西尔《人论》中,下篇“人与文化”第六章:以人类文化为依据的人的定义,讲“人是什么”的命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而言,卡西尔对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论断十分重视。《人论》中卡西尔对这个时期的人学思想所做的比较深刻的分析:“根据柏拉图的看法,人的本质就像一篇困难的文章,其意义必须靠哲学来译解,但是,在我们的个人经验中,这篇文章是用极小的文字写成的,因而很难辨认。哲学的最初工作就是必须放大这些字。哲学只有在已经发展了一种国家理论时,才能给予我们一个令人满意的人的理论:人的本性是以大写字母写在国家的本性上。”也就是说,“为了解决人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它投射到一个更大的平面图上。”在人类历史中,国家的现有形成乃是文明进程中一个较晚的产物,早在人发现国家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之前,人就已经做过其他一些尝试去组织他的情感 、愿望和思想。诚然,人类的有关文化的活动在历史进展中是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许多方面,文化活动是依赖于政治生活的形式。尽管它们并不具有独立的历史存在,却仍然具有自己的目的和价值。在卡西尔的观点里,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这些属于人类文化的概念分别是“人性”这一圆周的各个扇面,这个想法是一种“人的哲学”,能使文明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我的理解是,文化是人的这个构造的其中一部分,文明不能脱离政治环境来谈论人,必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解析文化,再利用对文化的解析窥视人的本质。卡西尔所建构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文化哲学体系,不仅强调其有机统一性,而且对他的人类文化哲学体系得以构架的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等各文化领域及其特殊符号文化意义进行了具体研究和深入探讨。根据之前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社会动物、理性动物”,还有马克思“人的功能即劳动”的一系列理论,卡西尔据此将人划分到一个功能性意义层面上,而非实体性,从方法上把人的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卡西尔的这一论断是对“人”这一概念的一种全新的解释。人的发展包含文化的发展,而且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文化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人是动物与文化的统一体,具有动物性和文化性双重特性。人的自我改造从实质上讲是抑制并逐渐改变人的动物性,发扬并提高人的文化性。在强调精神文明的现代社会,我们正经历的是一个不断抛弃落后和野蛮征状的动物性而迈向更高层面的文化性,形成自然与文化两个意识层面,以区别于动植物而存在。人类发展的最终结局必然是:动物性被彻底抛弃,文化性被充分发扬,人类始终是以一个文化的动物的形态存在。无疑,卡西尔的这一套方法论探究人性,是对人性探究的一大超越。但是,由于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根本上忽视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相统一的社会实践,因 此仍然是不全面的。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有一种文化主义的倾向,他更多地把符号形式看作是一种精神的“劳作”,而完全忽视了人的“物质生产’’这个根本和符号生产(话语生产)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二重性,因此,我们现在不能完全照搬卡西尔的人学原则,而应该以系统主义哲学的理论,即以人的交往、精神和物质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来确立人学原则,把人当作一种特殊的自由的创造活动者,而把包含这种活动在内的整个人类的创造活动所确定的现实世界作为人的最高对象,通过人创造性活动及其产品来确证人的本质,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从而推进人类永无止境的历史活动。
    
    5·“人”这一复合系统主要由生命系统和意识系统统一而成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问题,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个人的主观体验、欲望等非理性、社会关系总和、现实性、发展性、文化性都是“人”这一复合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人”这个复合系统主要由生命系统和意识系统统一而成。人首先是生命系统,其要素是无数细胞(从分子成分来看细胞,它们基本都含有被称作生物分子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维生素等有机物,这些有机分子在各种生物中有着相同的结构模式和功能)。在生命这个层次上,人的生命结构与生物的生命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都由“细胞”这个生命的基本单位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体内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而是严整有序的;细胞内的各结构单元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大分子,无论多复杂,还不是生命,只有当大分子组成一定的结构,或形成细胞这样一个有序的系统,才能表现出生命特性。生命系统的结构之中有与其结构相适应的功能,生命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遗传变异和进化 、适应 、自我调节 、自我复制和选择性反应等等。
    
    但是,人是不能停留在生命系统这个层次上的,如果停留了就不是人了,还要上升为意识系统;但意识系统是建立在生命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意识系统和人脑系统又合二为一。动物和人类不同之处就是因为人类在亿万年的进化中,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提升了其自身的意识,目前人类是地球上唯一拥有意识的最高级的动物。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才可以创造出更加有特色的东西。
    
    6·意识系统的生理性机制
    
    人的意识系统进行意识活动既有生理学基础也有社会学基础,是二者的高度统一,换一句话说,人的意识系统进行意识活动有其内部生理条件,也有客观来源。
    
    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它包括丘脑、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等,它们都是由意识系统的物质性的要素——数百亿的神经元按一定的方式(即结构)构成的,神经元中有遗传信息,“人脑”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整理、组织遗传信息,使之有序化、条理化。人脑的主要功能就是经过神经元按一定的方式一级一级的将信息交换传递,获得一个有意义的信息集合,这个过程称为样本分析。神经元一级一级进行信息交换传递的过程称为分析,有意义的信息集合称为样本。样本分析是脑的主要功能,包括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等,这些脑的主要功能都是按一定的结构进行样本分析。丘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器官,丘脑神经元中的遗传信息具有觉知特性,丘脑能够将各个遗传信息合成为一个特殊的信息集合,这个具有特殊 性质的信息集合是对事物觉知,称为丘觉。丘觉的合成发放活动,样本的分析产出活动,本质上就是反射活动。 丘脑是发放丘觉的器官,是“我”的本体器官,大脑联络区是丘觉的活动场所,意识在大脑联络区得以实现。丘脑的唯一功能就是合成发放丘觉。丘脑由神经元按一定结构构成,每个神经元中都遗传有信息,丘脑的功能就是将数个神经元的信息合成为丘觉,并发放到大脑联络区,使大脑产生觉知,也就产生了意识。丘觉只是丘脑的功能,只能是丘脑合成发放出来才能产生意识。丘脑虽然能够合成发放丘觉产生意识,但丘脑不是意识活动的场所,意识也不在丘脑中存在。丘觉是想法、是念头,是意识的核心。大脑联络区是丘觉的活动场所,丘觉能够使大脑产生对事物的觉知。丘脑通过联络纤维将丘觉发放到大脑联络区,在大脑联络区产生意识。这就是意识产生的是生理基础,换一句话说,这是人的意识系统的绝对先天 主观性结构,这个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是本原系统外化为自然(这种外化当然包括系统规律和原理的外化)然后经过自然的长期演变才最终外化而成的,但光有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还不够要形成有意义的意识还需要外界的信息输入。
    
    比如,人的眼睛可以将外界的“树”转换成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的处理器,可以对视觉信息进行分析,在大脑联络区显示这棵树,但还不能产生“树”的意识,对“树”的意识是丘脑发放的,是丘脑告诉大脑的。丘脑合成“树”的丘觉并发放到大脑联络区,“告诉”大脑这是一棵树,大脑产生对“树”的觉知,于是我们便产生了对“树”的意识。如果没有人的绝对先天的主观性结构,人也不可能加工外来信息,所以,人脑区别于动物脑就首先在于这个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目前在非洲发现的320万前的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猿人虂茜有没有形成这种先天主观性结构还不得而知,但到了早期智人的时候肯定有了这种先天主观性结构。这种先天主观性结构是人产生意识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的产生是人进化的结果。是人脑系统与周围环境竞争协同的结果,环境不断输入的信息、能量和物质促使人脑的内在结构逐渐发生非线性变化而产生的新结构。这就决定了人类从生命系统上升为意识系统的跨越性的一步。这一步不知是什么时候跨出,但如果没有这一步,人类就只能是动物而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人类。
    
    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等主要功能都是进行样本的分析产出,不同的脑分析产出不同类型的样本,大脑分析产出的样本与觉察、认识有关,下丘脑产出的样本与情绪有关,小脑、基底核产出的样本与运动指令有关。耳朵也是如此,如同拾音器,能够接收各种音频的信号,但不能将区分一段音频信号中的各个词句,每个词句是由大脑颞叶进行分析产出形成样本。丘觉一般不会随意合成发放,特别是关于客观事物的丘觉,需要样本激活才能由丘脑合成,样本的分析产出是大脑(还有基底核、小脑、下丘脑、杏仁核等)的功能,大脑有着极其强悍的样本分析功能,通过对视、听、触等信息的分析,产出需要的样本到丘脑,激活丘脑的功能,合成一个相应的丘觉发放到大脑联络区产生意识。大脑分析产出样本的目的就是激活丘觉进入意识,如果杂乱无章的信息激活丘觉,只能引起意识的昏乱,样本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条理化信息,大脑经过舍弃无用信息、填补有用信息、放大主要信息、简化次要信息等多种形式的分析,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完整信息,这个信息与传入信息相匹配,激活丘觉产生清晰意识。大脑联络区是意识活动的场所,有两个,一个是大脑额叶联络区,一个是大脑后 部联络区,这两个联络区都能产生意识。大脑额叶联络区是各种意识汇集的场合。大脑分析产出的样本是表示事物的信息,但样本只是表示事物的信息,相当于一些符号,进入意识还必须有丘觉的支持。丘脑、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的神经元,通过遗传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能够分析产出的样本以及合成发放的丘觉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意识范围也是有限的。由于能够进行样本分析产出的脑众多,大脑额叶、大脑后部、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等都是分析产出样本的结构,而且都是各自独立分析产出样本,常常会导致样本活动、丘觉活动失衡,严重者会导致各种精神病症。丘脑是产生意识的核心器官,丘脑中先天遗传有一种十分特殊的结构丘觉,丘觉是自身蕴含意思并能发放意思,当丘觉发放意思时也就产生了意识 。丘觉可以自由合成发放或被样本点亮,样本点亮丘觉,丘觉发放意思产生意识。样本是事物在脑中的符号,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广泛分布在大脑、下丘脑、纹状体、小脑及其他神经结构中。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意识系统首先有一个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但是光有这个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因为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在脑中存有更多的样本和符号,才能随时根据需要点亮丘觉发放意思产生更多符合需要的意识。客观事物有什么意义也是我们先天不知道的,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知道。样本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符号,丘觉是发放意思的结构,联结就是通过后天学习建立丘觉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当我们接触客观事物时,经过数次尝试,样本数次点亮丘觉,总会有一个样本点亮一个意义相符的 丘觉,这个联系被固定下来也就产生了联结。丘觉虽然通过先天遗传得到,但并不先天就与外界事物相联系,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建立与样本的联结,才能产生对事物的意识。客观事物非常庞杂,丘觉能够发放的意思非常广泛,都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建立对应联结。这就需要人不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参与社会性交往活动,参加物质性生产活动,参加精神性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和学习在人脑中产生的样本和符号经过一代有一代的积淀会形成相对先天性的文化遗传,这样,也会慢慢的改变人的意识系统的结构,从而促使意识系统产生新的特性和新的功能,从而使人的意识系统有更多的智慧。
    
    丘觉能够发放的意思无限广泛,样本的数量也非常庞大,样本与丘觉通过学习建立的意义对应关系就是联结,样本经由联结纤维点亮丘觉产生意识。丘觉、样本、联结是产生意识必需的三个条件,丘觉是意识的内核,样本是意识的外壳,联结是点亮的路径,点亮是产生意识的方式。丘觉不是随意发放的,必须由样本点亮。 丘觉是我们通过遗传获得的意思结构,这些意思是丘脑核团的神经元本身蕴含的,并能够被样本点亮发放出来。丘觉平时处于潜伏状态,当被点亮意思才能发放出来,形成意识。丘觉是不能通过学习获得的,丘觉具有遗传性和联结性,丘觉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意识的性质。丘觉只能通过遗传得到,我们能够意识的范围是丘觉决定的,凡是我们能够感知的客观事物,都能找到与之相符的丘觉。我们不能通过后天学习扩大感知范围,如果丘脑中没有遗传某一客观事物的丘觉,我们就不能意识这个客观事物。从这里我们能知道,人的认识范围是受到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限定的,这一遗传特性使到人无法认识超出先天主观性限制的范围。人要实事求是,要知道我们的认识能量是受限的,这是先定性的,在进化过程中人类还没有 超出这个先天性限制之前,都要清楚我们的知觉能力是有限的。
    
    总而言之,有了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后,还需要后天的学习,意识系统才能正常运作,人类的意识才能产生。当脑中出现一个事物时,丘觉发放一个对应的意思,产生对这个事物的意识。如,表示“好”这个意思的丘觉是先天就有的,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好”的意思,初生婴儿并不知道外界社会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好”的意思,需要通过学习建立丘觉与语言的对应关系。我们处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就会相应建立丘觉与语言的联结,形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联结是建立丘觉与环境事物的对应关系,决定了人的环境适应性,即人的社会性。丘觉的宽度、广度、精度决定了我们后天可以意识到什么样的客观事物。如果某一个丘觉与某一事物的意义相符,表示事物的样本就会与丘觉建立联结,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丘觉与样本常常会发生错误联结,导致我们错误理解客观事物,只有认识到错误,才能进行矫正建立正确联结。如果在丘脑中没有与客观事物相符的丘觉,也就不能建立联结,我们也就无法意识到这个客观事物,客观世界的许多事物是我们不能意识的。我们有许多的丘觉在客观世界没有相符的 客观事物,还有许多丘觉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些丘觉仍然能够形成意识,不过这些意识只能“想”,而无法表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潜意识”。丘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可以无数次的分解合成,在丘觉的遗传范围内,丘脑有足够能力合成一个丘觉与客观事物的意义相对应。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内容也就是极其广泛的,在感知范围内可以发放的丘觉数量是庞大的。脑干向丘脑供应能量,丘觉被样本点亮即在能量的支持下通过联结路径扩散,形成意义发放。丘觉在能量支持下发放意义,样本不但是意识的符号,而且还起到开关丘觉的作用。
    
    7· 意识系统的社会性机制
    
    意识系统的生理性机制是指意识产生的内部条件,即意识系统的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这是人类经过长期演化使到意识系统结构进化获得的,它是意识系统内外信息的加工器,没有它意识无法产生,但意识系统产生意识还需要来自外在环境的样本信息。意识系统就是在与环境交流信息并竞争协同中产生的。用通常的话说,意识系统产生意识除了需要生理性机制这个内部条件外还需要社会性机制。意识系统社会性机制是指意识产生的外部条件或客观基础。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意识系统的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对来自系统内外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结果。因此,应该说,意识系统进行的意识活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高度统一,对此,我们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都是如此。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双重产物,是意识系统对来自内部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的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和结果。人的意识系统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发展到了高级的阶段。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是宇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出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也同时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既是人脑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性的实践、语言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类的活动和实践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活动和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实践活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形成了意识系统,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理机制和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这是意识产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意识是人的意识系统经过对系统内、外信息的加工而产生的,是感觉、知觉、思维、直觉、情感、意志、信仰、本能、欲望、灵感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作为人所特有的意识系统,也是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直觉、情感、意志、信仰、本能、欲望、灵感等在内的精神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它们一起构成了相对先天主观性结构,这个相对先天主观性结构是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最高级的认识结构。在众多的精神性要素中,思维这个精神要素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它在意识系统的相对先天主观结构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它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神经元是意识系统的物质性要素,由这些物质性要素构成意识系统的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感觉、知觉和思维是意识系统的精神性要素,由这些精神性构成意识系统的相对先天性主观结构。所以,准确地说,人的意识是意识系统的绝对先天主观结构与相对先天主观结构共同对来自于意识系统内外的信息加工的结果。换一句话说,物质性要素按一定结构结成意识系统的生理机制 ,精神性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结成意识系统的相对先天性的社会性的运作机制,正是这两类要素和它们的联结方式对来自意识系统内外的信息进行加工才能产出“意识”这种意识系统的功能。
    
    8·理性与非理性
    
    意识系统的结构有绝对先天性的生理性的基础也有相对先天性的社会性的基础,由如此的系统结构产生的功能,也一定具有反映这两种基础的特性。比如,理性与非理性、潜意识与显意识、自我意识和非我意识等等。个人意识本身也具有复杂的结构,其构成的各个部分有着不同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意识既是整体性的,又是可以在理论上进行分析的。历史上有不少哲学家从不同的侧面探究过个人意识的结构问题,其中探究最多的问题是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们大都研究过人的灵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研究个人意识。在他们之中,有人强调理性,有人强调非理性成分多一些,另有一些人则介乎二者之间。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们在研究人的灵魂的时候,强调理性的但并不否认非理性部分的存在,强调非理性的也并不否认理性的重要性,不过他们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是他们认识个人意识结构的总的特征。在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非理性成分——信 仰高出于其他非理性成分之上,也高处于理性成分之上。宗教神学是当时唯一合法的社会意识,其它社会意识甚至科学都成了神学的婢女。奥古斯丁大主教则教导人们“宁不理解而找到上帝,不要去理解而找不到上帝”。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推崇信仰,却也并非不给理性一席之地,只不过他们是用理性来证明信仰,以理性服从信仰罢了。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们举起了理性的旗帜反对宗教迷信。但是个人意识中的非理性部分并没有被完全抛弃。到近代西方,理性的地位终于取代了信仰的地位,理性主义思潮磅礴于整个世界,到处弘扬科学、崇尚理性、反对迷信、批判宗教。个人意识中的非理性成分放到了极次要的地位。但是,即使在这时,非理性成分的存在仍然是哲学家所留意的领域,有些哲学家还对它进行过较深的研究。例如第一次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近代哲学家培根,就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非理性成分的存在和作用。一方面,神学非理性主义的影响在他身上仍有遗存,他认为,人的知识如同水似的,有的是从天上降落的,有的是从地上涌起的;一种由自然的光亮所陈示 ,另一种则由神圣的启示所激起。另一方面,他还注意到了理性与非理性成分的相关性,他说,人的理智并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感情灌输在里面的,情感以无数的,而且有时是觉察不到的方式来渲染和感染人的理智。同培根相似,洛克、休谟、笛卡尔等人也没有彻底摆脱非理性的影响,他们也都注意到了直觉、意志、情感、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在意识中的作用。即使在理性主义的顶峰——德国古典哲学中,也包含着对非理性的论述。康德的哲学是宗教与科学、信仰与知识的混合物,费希特的自我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言说的东西,谢林高度评价直觉在哲学和艺术中的作用。至于黑格尔,他的绝对观念本身,就不是理性证明的存在物,而是一种神秘的概念,是上帝的代名词。总之,在近代欧洲,多数哲学家认为个人 意识由理性与非理性共同构成,其中理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理性主义的对立面是非理性主义。如果说,中世纪以信仰为中心的神学非理性主义取代了古代的理性主义,而又被新的理性主义所取代的话,那么,当代西方的人本非理性主义则又大有取代近代理性主义的趋势。但是理性主义大都并不否定非理性的存在,非理性主义也大都并不否认理性部分的存在,二者的区别主要是认为哪一部分在个人意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
    
    系统主义哲学十分重视理性在意识中的地位,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理性是决定意识面貌的主要部分,是意识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主义哲学不赞成过分夸大非理性部分作用的观点,但是它一点也不否认非理性部分的存在,也不否认非理性部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系统主义看来,个人意识是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的统一体。这就是说:第一,个人意识可以区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由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构成的,二者不可分割地组成完整的个人意识,只要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只有理性而毫无非理性成分或者只有非理性而毫无理性成分,不存在那种只有逻辑思维而无七情六欲的理性人,也不存在那种单凭感情用事而丝毫不可理喻的感性人,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都是既有理性又有 非理性的个人意识的统一体;第二,个人意识中的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个人意识中的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不是相互封闭的两个板块,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含、互相交融、互相沟通的,有些意识,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很难区分它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比如信仰,一般认为它属于非理性意识,但对科学的信仰、对真理的信仰,往往又是建立在理性意识基础上的,即便是对上帝的信仰,对神灵的迷信,其具体内容也不能说毫无理性,经院哲学也不是完全不顾人世常理的胡说;第三,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在许多情况下互为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为条件的例子有:一定的情感亦是追求真理的条件,一定的理论修养又往往是产生某种情感的条件,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 直觉和灵感产生的条件,直觉和灵感又往往是发现真理和发明创造的条件,等等,互相转化的例子有:科学知识的修养和可以转化为本能和习惯,强烈的情感可以变为强大的动力从而转化为对理性和真理的追求,等等;第四,虽然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但是每个人的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的构成并不相同,个人意识的结构有个人的特殊性,有的人理性成分的作用十分明显,而非理性成分的作用不太明显,有的人却相反,非理性特征表现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支配着个人的精神生活,而且,一个人的一生是不断变化的,其个人意识的构成也是不断变化的。
    
    9·潜意识和显意识
    
    自从弗洛伊德以来,人的意识系统的又一个深层功能——潜意识被开发出来,于是人们对个人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又有了新的认识。无论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文学家们对潜意识的见解是如何地不同,无论关于潜意识的争论是如何激烈和难于定论,但有一点是大家共同的,即个人意识中的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当深入地研究它,认识它。这样一来,个人意识就自然而然地被看作是由意识(显意识)和潜意识组成的对立统一体。其实,潜意识在弗洛伊德之前就有人论及。康德就把无意识看作人的精神世界的“半个世界”,不过真正深入研究潜意识并且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我们能够认识的心理部分,意识只占个人意识的极小比例。潜意识则是人们通常不知道的意识,它是构成个人心 理最大、最有力的部分。潜意识还可以再分为两个系统:无意识系统和下意识系统。无意识是个人心理的最深层的功能,它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力量,有人把它比作心理程序的“发电厂”,是个人自己通常永远不得而知的部分,它只服从于“快乐原则”,总是力图使欲望得到满足。下意识又叫做前意识,它处在无意识与意识系统的边缘,它是人们可以回忆起来的,从而是可能进入意识系统的潜意识。下意识是沟通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或过渡环节。弗洛伊德比喻说,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好比浮在大海里的冰山,意识不过是呈现在海洋表面上的山顶,它只是个人精神生活的一小部分。而潜意识则是海洋下面的巨大山体,它才是个人精神生活的最大部分。弗洛伊德第一个深入研究了潜意识,同时也在潜意识的研究领域中留下了 许多的问题。在他之后,他的学生们又对潜意识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发展、补充或者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学说。那么,潜意识到底有没有?如果有的话,潜意识的实质是什么呢?它到底是如何构成的?潜意识并不是虚构的东西,心理等于意识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弗洛伊德说,我们要记得我们以前常以为心理的就是意识的。意识好像正是心理活动的特征,而心理学则被认为是研究意识内容的科学。这种看法是如此明显,任何反对都会被认为是胡闹。然而精神分析却不得不和这个成见向抵触,不得不否认心理的即意识的说法。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感情、思想、欲望等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的这一结论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的,并已经被精神医疗、文艺创作等等活动所证实 。弗洛伊德开发潜意识的勇气和功绩应当予以充分肯定。肯定潜意识的存在并开展对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潜意识领域开展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洞察人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的最新发展。潜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呢?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的本能冲动,它与人的外部世界无关,这种观点显然不符合实际。人的意识是大脑这个有绝对先天主观结构和相对先天主观结构高度统一的意识系统对系统内外信息的加工,平时人们用言词加工和表达的过程,是大脑中意识活动的结果的表现,而这些表现仅仅是人自身心理活动的部分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不能用或尚未用言词表达的非言词性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的范畴。因此,人的心理活动应分为两大过程 :一为潜意识过程,二为意识过程。其中潜意识是占主要的,它包含了人对事物所有初步的、尚未用语言表达的印象,它是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无意识就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的意思。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所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它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认识功能。它不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根本没有一点认识的反映,而是对某种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反映的认识。所以,无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或意识阈限下的认识。第二,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内心体验的功能。把二者综合起来,无意识便是人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加工信息的形式,是主体对客体不自觉的认识和内部体验的统一。对潜 意识的这种理解,可以清楚地划清与弗洛伊德潜意识本质的界限。
    
    如前所述,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由无意识与前意识两部分构成,它的学生荣格主张潜意识由“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两部分构成。一般认为,荣格的观点比他的老师前进了一大步。荣格的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概念,不看重个人的本能和欲望,而是更多地肯定个人的独特经历和种族的历史发展,这说明他更多地肯定了潜意识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最近,国外有的学者又把潜意识分解为三种,一种是个体的前意识,第二种是未被意识到的活动动机,第三种是未被意识到的行为和操作的调节器。应当如实地承认,关于潜意识的构成、成分或种类,是一个充满问号的领域,无论如何分析,都带有一些猜想的成分。因此,不可以轻易地下结论给答案。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种观点都不可能是完满无缺的。
    
    与潜意识相互补充和相互对立,并且看起来高居于潜意识之上的是意识。因为有了潜意识,意识又称作显意识。显意识是个人自觉的、自己可以感知的意识,是通过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意识。它主要以个人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为等精神性要素构成的相对先天性主观结构为基础,通过概念、推理和判断这样的思维形式认识和体验世界。这里语言是意识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人的大脑的第二信号系统是意识产生和运动的生理机制。这些关于个人意识的本质及其特点我们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细述。需要加以说明的一点是,个人的显意识也有自己的构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构。
    
    同理性与非理性的相互关系一样,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也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意识与潜意识并不是构成个人意识的两个生硬的板块,而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首先,最明白的一点,意识和潜意识是构成整个个人意识的两种成分,它们存在于个人意识的统一体中。因此,它们相互依存。没有意识,谈不到潜意识;没有潜意识,意识也就谈不到称作显意识。意识与潜意识是在对立与差别中同一的,这种同一是具体的同一。因为每个个人的意识都是具体的、特殊的,所以每个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也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其次,意识与潜意识互相联结。其联结的通道或环节,便是称作前意识的部分。它处在无意识与显意识之间,以使二者交通。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系统比作一个大 前房,与之相毗连的是一个小房间,好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停留在这里。在这两个房间之间有一个门口,有人把着,这个门口就是前意识系统。通过这个门口,无意识可以转化为意识。所以,也有人把意识与前意识划到显意识一类去,我们只把无意识称作潜意识。再次,意识与潜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意识在受到压抑的时候,它可以被深深地压入心理底层,从而转化为潜意识。例如,一个人希望自己成为终身的钢琴演奏家,但由于家道拮据,又娶妻生子,只好被迫放弃自己的演奏雄心,而改做其他工作。这个愿望就可能被压抑而进入或影响潜意识,并进而产生对妻子的怨恨等等心理。潜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显意识,不但由于被压抑而形成的潜意识可能返回显意识域,而且纯本能的潜意识也可能转化为显意识。
    
    10·自我意识和非我意识
    
    意识系统的功能也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非我意识。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意识到自己在感知、思考和体验,也能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目的、计划和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怎样,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行动等等,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自我意识的成熟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它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的对象,因而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监控作用。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相应地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和修正的元认知实质上是一种反馈活动,它对个体的学习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皮亚杰曾经说过,自我调节是主体以一种既是逆向动作(回路系统或反馈)又是预见性的适应,来构成一个永久性的补充系统。他在这里特别说明了逆向动作即反馈,它可预见哪些是不适应的行为,哪些是适应的行为。在系统的活动中,它是自我调节的依据,通过它可以使系统不断地向前运动、发展。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也曾说过,反馈就是根据过去操作的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人的学习实际是个接受、传递知识信息的自控系统运动,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是关系到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自我监控是以一种监控主体及监控对象为同一客观事物的监控。具体来说,自我监控就是某一客观事物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由于人类具有能进行自我监视反馈和调节控制的意识,才使自己得以成为人类——区别于一切非生物和其他一切生物的特殊生物。这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自我监控首先应该是一种智能监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智能监控都是自我监控。智能监控中的自我监控就是人类的自我监控,在实质上属于人对自身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人类自我监控贯穿于人类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实践活动之中,可以说无处不在。对每个人来说,从生活作息到学习工作,要保证每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和顺利发展,一般来说,都离不开自我监控。由此可见,人类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任何自我监控行为或活动的出现,其本身就体现了个体的主体能动性。 认知活动的自我监控与调节,就是表现在主体根据活动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监控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不断取得和分析反馈信息,及时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在这里,主体主动地进行自我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主体能及时发现认知活动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自我监控是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一方面,正是由于具有了自我监控能力,个体才得以对自我进行审视与反省,进而才得以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从而为随后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奠定基础。如果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个体没有也无法去对自我进行审视与反省,当然也就不会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了。因此,自我监控是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 现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在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无论是目标的树立、方向的确立、计划的制订还是具体行为、行动的采取、实施、调整、控制,其中每一步骤的顺利完成都是以个体一定的自我监控与调节为手段的,实际上也都是个体自我监控能力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自我监控是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根本保证。综上所述,自我监控与调节对于个体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的必要条件。运用有效方法并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现实,达到消除烦恼、欢悦充满自我生活空间,对新、真、善、美具有强烈敏感并孜孜追求。对自己在时空中的存在给予认可、首肯、欣赏、褒奖,悦纳自己由此实现。对他人在时空中的存在给予认 可、首肯、欣赏、褒奖,悦纳他人由此实现。对眼前的时空及其内涵给予认可、首肯、欣赏、褒奖,悦纳现实由此实现。烦恼源出于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现实的不认可、不首肯、不欣赏。倘若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现实,则欢悦盈溢自我生活的空间,烦恼也就自然烟消云散。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在教育中的作用,表现为它能最大限度地调整个体的内动力与外动力进行定向作用。倘若学校心理教育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是正确的,那么,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将成为一切教育的基础。缺乏自我监控,行为冲动的个体是难以立足于社会的。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自我监控与调节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在教育领域里,有意识地引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知识量几何级数的增长,知识日新 月异的更新,信息生产周期、陈旧周期的迅速缩短,信息传播与交换速度的明显加快,社会的飞速进步,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中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形成独立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把握新进展、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灵活应变和创造能力,增强自我意识、自我监控与调节和约束能力,已成为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心理自我是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我们能够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这样的自我意识过程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我们能够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这样的自我意识过程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要提高人的社会价值,使人生更有意义,就必须善于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安排自己、控制自己,使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协调、相和谐。尽可能去发展每个人的自我监控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每一个人,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整个人类。 虽然人们从事的认知活动千差万别,但是元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却是各项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也是决定各项活动效率的主要因素。由于人们对各种活动进行监控、调节的实质是相同的,因此,在任一认知活动中的元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与调节水平的培养训练效果都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因为“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知识往往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他们还必须具有使用这些策略同
    
    时调节他们认知与努力的动机。
    
    11·意识系统的活动或行为都是有目的
    
    意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超越于系统内要素个体之上的整体性特征,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意识系统的要素比如物质要素(神经元)、精神要素(感觉、知觉、思维、直觉、情感、意志、信仰、本能、欲望、灵感)等各种要素之间内聚关系紧密,以致于形成要素间特定型构(conformation)和结构(structure),它对组成要素施加一种约束,改变了这些组成要素性质与功能,使它们整体地组织与协调起来,于是便突现出了组合要素集合所不具有特殊性质。意识系统既然由于其结构对要素约束而产生突现性质,从而构成了这个系统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之间,依同样逻辑,相互联系,组成结构,出现高层次突现性质,如此类推,意识系统形成了多层次复杂系统。意识系统和包围该系统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意识系统特性的改变,相应地引起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和功能的变化。为了保特和恢复系统原有特性,意识系统都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具有开放性特征,它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中通过自我调节即自动控制、自我维持,能保持自己在环境中稳定性和亚稳定性。当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干扰和变化超过稳定域时,意识系统会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远离平衡态和输入负熵条件下,通过分叉和突变,通过系统要素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要素之间能自动、自发协同动作,重新组织自己形成新有序结构,从旧稳态进展到更能对抗环境干扰和适应内部变化新稳态。意识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部分或子系统形成"部分集"或子系统集,"集"中各部分或各子系统的特性和行为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种相关性确定了意识系统的性质和形态。离开意识系统关联性就不能揭示意识系统的本质。意识系统的活动或行为可以完成一定的功能并都有目的,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创造未来 就是意识系统的目的。在意识活动中人们从感性经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又运用这些认识
    
    指导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
    
    12·信息技术不会改变“人”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今天机器已经制造出来了“人”,即拟人机器,比如,日本冈山大学教授HajimeInoue最近在日本手术药物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展示了遥控显微手术机器人。他在700公里以外控制东京的显微手术机器人,成功地将手术线从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中穿了过去。互联网机器人美国Harvey Mudd学院的一个学生小组,日前在自动工程师联盟(Society of Automative Engineers)赞助的一次比赛中,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探索者”的电脑操作系统研制出一个有六条腿、可由互联网控制的机器人,它可以爬过障碍物、触摸指定物体等。测试时,学生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而机器人远在位于加州的实验室里,两个学生通过支持Java的站点来指挥机器人。两年多前,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的耳鼻喉科医院为一名因伤致聋的建筑工人动手术,装在头颅内的人工耳蜗和微电脑,与系在体外腰带上的语言处理机组成一套听觉系统,8个星期后取得成功,开创了电脑植入大脑的先例。信息作为人类文化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发展,使得文化创造活动呈现多元化,人们必然对其主体———人产生新的认识。英国教授沃里克将计算芯片植入自己手臂内获得成功。他可以用这个芯片自动打开自家大门并伴以问候,自动开灯,自动往浴盆注水,自动温酒,因此沃里克自豪地宣称,自己成为世界上首位“电子人”。由此,关于“人”的争论再度引起,人们又回到了几千年来的老问题:人是什么?正逢“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波士顿召开,讨论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人类道德与伦理的影响。南康涅狄卡州立大学的哲学教授Bynum认为,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哲学概念的涵义。当然,“人”这个概念也不例外。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曾有机械论哲学家认为,“人是机器”。在哲学史上,“人是机器”这个命题早已被驳得体无完肤。然而,如果有一天,人真的用机器制造出一个人来,那人岂不真成了机器的组装品,信息技术会不会改变“人”的定义呢?
    
    人是意识系统,意识作为人的一种高级认识活动,包括对环境和人自身的识别能力以及其清晰的程度。正常人在清醒的时候,意识是明晰的,神志清楚,能正确地识别和理解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以及自己的经济收入和消费状况,能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包括周围他人 消费情况对自己的影响作用)作出相应的、合适的、有目的的、能动的反映和反应。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有意识。人的意识,因为其系统的特殊性,使其有能力掌握语言和文字。这就意味人们的经验和科学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得到传承,并积累到社会意识中去。在这样的积累之下,人类的科学进步日益发达,从而使人的意识极大程度提高。从反面来说,意识的运作机制,与电脑的程序基本类似,但是电脑程序或者人工智能,却永不能达到人类思想的高度,从而不可能真正替代人类的智慧。
------分隔线----------------------------
人生哲学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

联系站长:qq号:296491738(如文章不宜,请联系站长删除。)

欢迎加入“人生智慧qq群:74053086”、关注“人生智慧抖音号:gongyongyu”

人生的意义网(www.rsdyy.com) | 粤ICP备15037069号 | XML地图 |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