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重枷锁:爱情,道德,人生的意义
2018-01-05 08:51:32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人生的三重枷锁:爱情,道德,人生的意义
幸福或痛苦的生活
都无足轻重,
都只是我们人生
这条编织毯图案的一部分
——人生的枷锁
都无足轻重,
都只是我们人生
这条编织毯图案的一部分
——人生的枷锁
本文是一篇书评。针对一本长达63万字的小说,小说的名字叫《人生的枷锁》。这应该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最长的一部著作,据说也是他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如果你没有时间去看那么厚的一本巨著,如果你相信我,那么,看这篇几千字的书评也差不多能窥见到本书的大部分精髓。
我很少写书评,这次的确是因为这本书深深的震动了我。
当然,不得不说它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比如有的地方稍显冗长,但我仍然必须要说,瑕不掩瑜,个人感觉这是毛姆最棒的一部作品。
毛姆的三部最重要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以及这部《人生的枷锁》(也译作《人性的枷锁》),其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很有精神生活,不愿意在这个虚伪做作的社会里苟活(至少内心不会认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生活,从而收获内心的平静(或完成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
但毫无疑问,本书的主人公菲利普走的最远。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完全空灵的人,和《香水》的主人公马普蒂斯特一样,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在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也相当的“不接地气”,虽然偶有落魄的时候,但终究是困于哲思中的时候更多一些。
但菲利普则完全不是,他天生跛脚,因此从小便受尽了嘲笑和屈辱,随着长大更是见识了各种的贫困、丑恶与死亡,他自己也有过身无分文流落街头的日子,是个扎扎实实活在这个世间的人,而当他冲破了束缚于他人性之上的种种枷锁之后,毛姆给他安排的结局,个人认为又是三个主人公里面最完满的。
当然,拉里或思特里克兰德一定会对这种完满嗤之以鼻,哈哈。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最可能对读者有所启发的部分,那就是,菲利普挣脱的“人性的枷锁”到底有哪些?
在我看来,随着他年岁的增加,他主要超越的枷锁大致有三个。(次要的,比如对自己残疾的超越就暂且不论了哈)
从不太重要的开始说。
第一个枷锁,是爱情。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本书最为出彩的配角,女一号,米尔德丽德,真的是百转千回,长叹数声,她或许是毛姆笔下所塑造的最为鲜活饱满的一名女性。
毫无疑问,她庸俗、拜金、自私自利,在和菲利普交往的过程中永远只考虑自己,她的每次出现对菲利普来讲都是灾难:第一次把他的存款耗掉一半儿,第二次将他寄宿公寓里的物品全部毁坏殆尽,直到最后的最后,才迫于羞愧而离开了菲利普的生活。
这个人物所呈现的人性中的自私和庸俗,无出其右者。那些丰满的细节不是本文的重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原著,说回菲利普。
实际上,毛姆笔下的很多主人公都有过类似的感情,明明那个女人是如此的自私、势利、虚荣、庸俗不堪,但是男主人公就是爱上了她,即便在心里把自己恨得牙根痒,觉得自己真的是疯了才会爱上这样的女人,即便两人根本没有任何的共同语言,却依旧不可自拔。为她疯狂,为她神魂颠倒,她一个赞许的眼神就是天堂,她一天不联系你就是地狱——菲利普也是如此,在刚认识米尔德丽德的时候受尽了这种折磨。
没办法,爱情就是如此的盲目,尤其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
从那种火一般的热情,到被米尔德丽德屡次伤害,一度想到自杀,再到最后找回自己,从这段感情中走出来,菲利普成长了许多。但我想说的重点并不是这个,并不是说菲利普在全书70%左右的地方摆脱了这段感情,就是说他挣脱了爱情的枷锁——而是说,直到最后,直到全书的最后一页,最后一个字,他才彻底挣脱了爱情的枷锁,才认识到,爱情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爱情,并不是那样的荷尔蒙爆发,迷失掉自我,轰轰烈烈地一切围绕着那个心上人——至少并不是只有这样的疯狂才叫爱情。
在那些挣扎不已的日子里,菲利普曾对自己说“天啊,如果爱情都是这样的折磨与焦灼,那我还是不要爱情的好。”
最终,在真爱萨莉的怀抱中他领悟到,有一种爱情,其中并没有焦灼和痛苦,就是那样的自自然然,两颗心就那样平稳安详的走在了一起,而往往是这样的爱情才能长久,而非前者。
“爱情并不是只有哭喊、眼泪和热情这一种形式。”
至此,他挣脱了爱情的枷锁。
第二个枷锁,是道德。
这一点,还是相当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小的时候,由于监护人是个牧师(菲利普从小父母双亡),小菲利普曾对基督教产生过一阵坚定的信仰。他曾用一颗孩子的、最至纯的心,最赤诚的祈祷,在无数个夜里去祈求上帝可以让他的那条残腿好起来,然而这一切到头来当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于是,小菲利普从此便不再相信宗教的那套价值观,却潜移默化地继承了基督教的全套道德观,这继而成为困扰他很久的枷锁。
也就是说,虽然他在理性上不再相信上帝,但在内心深处依旧不自觉地接受了基督教的道德——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都是有善有恶、有正当和堕落之分的。
比如,施舍就是善,偷盗就是恶;一心一意只爱一个人就是正当,和多人乱搞就是堕落。(在这里请千万不要套心理学的什么超我本我的概念,拜托。)
可是,抱持着这种道德观的菲利普却发现生活并非如此,他眼中的世界行善者少,伪善者多。他继而思考,到底是谁,决定了利他、忠贞、无私等等的品质就是善,就应该被发扬广大;利己、淫乱、自私就是恶,要被严厉禁止?
他曾以为是自己的良心,到后来他终于发现,哦,让我如此作想的,原来还是在自己心中所根植的,那个一息尚存的上帝的声音。
当然,打破道德这个枷锁所得出的结论未必会让很多人舒服:在将根植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上帝影响完全祛除后,菲利普终于认识到善恶是没有意义的,这个世界没有美或丑,善良奉献并不比卑鄙自私好,没有谁在背后做着价值评判,只有中立而客观的实象——这便是一种赤裸裸的、但又是极为真诚的个人-现实主义观点。
由此,菲利普便得到了一个自然而然的推理:既然无善无恶,那么力量就是真理,一个人之所以不能为所欲为,唯一的原因是有国家暴力机器比如警察或监狱的强力制止,在此之外,人可以做任何事。而所有的那些以所谓美德来要求自己的人,都是伪善。
所以那阵子,菲利普的人生信条是:为所欲为,同时提防警察。
也正是这个观点,让菲利普彻底放弃了艺术(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天分)。因为既然美和丑都没有什么意义,那么去追求美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件很矫情装逼的事,这是对自己洞若观火的菲利普所不能容忍的。
可以说,对道德枷锁的突破使菲利普学会了忠于自我,不会再因某些外在的教条而放弃自己内心的声音。但很快,在摆脱了那些僵化的道德标准之后,菲利普很快便发现了一些更好的东西,一些虽然也是现实主义的,虽然也对一切不做价值评判而全然接受,但却是比“为所欲为,同时提防警察”更好的东西——在那种强大而有力的东西的照耀之下,事实被照亮了,改造了。
所以,那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那是对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超越了道德、善恶和生活,照亮了人生中的一切。
这便涉及到了第三个枷锁。
对菲利普来讲,这第三个枷锁就是人生意义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全书最大的一个问题,在菲利普还没有遇见米尔德丽德时他便困于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唯一贯穿全书始终的脉络,直到最后,他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让我们慢慢来说。
首先,在破掉了道德(宗教)这个枷锁之后,菲利普曾一度向哲学寻求答案,因为古圣先贤都告诉他,哲学就是为了思考并解答人生意义这种终极问题而生的。结果,通过数年的阅读和思考,菲利普突然发现这并不靠谱——因为他发现,所有的哲学体系或概念,都不过是从某个哲学家自己身上所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并不适用于他。
换句话说,他也崇拜斯宾诺莎的高洁,也读康德的体系,但那是他们的哲学,并不是他的。换句话说,菲利普发现虽然哲学一直想要解释世界,想要给出一些普世的信条,但至少在涉及人生意义的这个领域,并没有什么所谓普世的信念。
是呀,如果真有了普世的信念来指导每个人的生活,那岂不是又成宗教了么?
于是,在发现哲学不顶用之后,菲利普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靠自己才能解答,但是马上,随即衍生出的另一个问题却又开始让他忐忑不安起来——那就是我们真的有所谓的自由意志么?因为如果没有自由意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话,那又何谈靠自己去解答呢?如果没有自由意志,人生意义只不过是定数,是个待我们去发现的东西,那这不又绕回到上帝的怀抱了么?
于是,菲利普自言自语道,“人有自由意志么?你以为你有,但是当你回过头来看,一切又都是不可避免的。”
纠结至如此,这个问题便停顿了下来。最终,在目睹了一些朋友的死亡(尤其是送他波斯地毯的好友克朗肖的死亡)和各种启发之后,菲利普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就是,人生是无意义的,彻彻底底的无意义。
并不是什么很新奇的答案是吧。
但接下来,高能部分来了,菲利普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一个顿悟,一个很有存在主义味道的顿悟,我尝试着用我自己的话阐述如下:
没错,人生是绝对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目的的,但那又如何?没有意义就会死么?事实上,我们的人生正如眼前这条漂亮的波斯地毯,我们只是出于一种纯粹的美感而去编织它。有些人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些人认为没有;有些人认为人生有意义,有些人(比如我)认为没有——但在本质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未曾停止对人生这条地毯的编织。
没错,就是这样。有些人活得恣意无比,追求各种鲜活的人生经验,他编织出的图案就很复杂;有些人按部就班地长大、工作、结婚、生儿育女、为儿女操劳、然后死去,他编织的图案就很单一;有些人一辈子作恶却身体健康活到高龄;有些人出生不久就身染重病很快夭折;有些人幸福、成功;有些人失败,痛苦——但这一切本质上都不重要,都只是人们编织出的各种图案而已。这些图案本身就是它自己的意义,图案本身就是它自身合理性的证明。
于是,幸福或痛苦的生活都无足轻重,都只是图案的一部分。当我们死的时候,这条美丽的地毯也就编织完成,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虽然只有它的主人知道它的美,但这也已经足够了。无论图案繁复或简单,它对它的主人而言都是最完美的。
——一种基于个人主义的、对人生际遇全盘接受、又脚踏实地的存在主义信念。
就这样,借着这个顿悟,菲利普超越了自由意志的讨论,超越了宗教的奴性,超越了哲学和对幸福的追求,也超越了人生意义这个终极问题,最终到达了幸福安宁的彼岸。
嗯,以上,便是困扰主人公的三个最主要的枷锁。
当然,本书的精彩还不止于此。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百年前(一战前后)的英国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比如他们会普遍地认为中国很神秘,欧洲文明之外都是自己的殖民地,美国人都是暴发户、乡巴佬,没有任何的品味,粗俗野蛮;英国人自己则是一群刻板的宗教卫道士,还不乏许多的伪君子;而只有法国,法国才是真正的艺术、修养、时尚等等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世界的中心是巴黎。
另外还有个小细节,在书的30%左右,《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乱入了一下哈哈。
话说回来。到了最后,抱着那个“波斯地毯”的洞见,菲利普理解并原谅了所有人,包括那个曾经伤害他最深的女人,他不再恨她,只是感到她很可怜,她只是个没有自我的、盲目的命运工具。在最后的最后,他想起耶稣的那句话:
“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
在东方,这就叫做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