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命——未来生命如何定义?
当人工智能占领地球,当未来某天人类停止繁衍,未来的生命将以什么形式存在?9月5日开幕的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以“后生命”(post-life)为主题,探讨“血肉之躯”以外另一种智慧存在的可能。
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包括主题展览、实验空间、超链接展、试听演出、主题论坛、工作坊六大模块,集中呈现艺术家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展厅化作弗兰肯斯坦的实验室,“生命”的意义在这里被拆解、戏拟和大胆地再造。展览持续至9月24日。
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之一陈小文表示,在人与机器、信息高度融合的时代探讨生命的话题,应将人体看成是一个可分配意识和生命的系统:生命的一部分存在于肉身,一部分存在于机器,另有一部分存在于人和机器亲如手足的关系之中。
“这似乎带来一种变化:肉身体验与计算机模拟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不同。我们希望借用‘后生命’———北京艺术双年展中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实践,告诉大家‘后生命’并非意味着肉身生命的结束,而意味着传统意义上对生命唯一定义的终结。”陈小文说。
“后生命”主题展分为“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三个部分,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构架的仿生生命,以及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作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
美术馆二层展厅搭建起黑色的塑胶甬道,当中隔出类似细胞形状的展陈空间。托比亚斯·格雷厄姆的《神经风景》是用数字重建的神经元的视觉解释。作者说:“我想通过将神经元数据转换为虚构的景观来将心灵的无形性与其潜在的物理对应物进行对比。”
日本艺术家山口崇洋设计了一款《无感涂鸦机器人》。机器人的手臂以双摆的混合运动画下千变万化的线条。这件作品去除了人类的肉体和精神要素,仅靠提炼绘画的运动状态模仿涂鸦行为。它所提供的警示在于:在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未来,即便艺术也可能不再是人类的专属。
我们对生命的边界
依然一无所知
还有一些作品对生命科学的前沿进行了批判性的探索。大型沉浸式装置《心房》意在触及器官移植和生死之间的模糊门槛。该作品由一个多通道视频投影、一个用于现场演示的全功能心脏输液设备,声景及单通道视频构成。作者之一盖尔·普利斯特是一名科学家、临床医生和声音艺术家。
广东艺术家梁文华则为观众提供了一款色香味俱全的《基因汤》。他将从唾液中粗取D N A这一化学实验里所用的试剂全部替换成可食用的溶液,最后得到一碗类似石榴汁的饮料。或许在艺术家眼里,未来人类的基因信息,便像这碗饮料一样可以随处贩卖。
生物基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生命”概念的延扩,人与自身、与万物、与无限的时空之间的关系,或许都将面临重大的调整。正如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所说,“生命只是一种不断进化的关系和一种此起彼伏的形式,以及一种自我感知的能力。我们传统上认为非生命的要素,其实始终是构成我们生命本身的东西。”而“后生命,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谦卑:那就是我们对什么是生命的边界,依然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