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 事实婚姻
婚姻是指男女在民事主体资格、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缔结的终身合法家庭关系,是我国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婚姻法是规范婚姻家庭关系的基础法律。
然而,随着社会变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事实婚姻现象逐渐增多。所谓事实婚姻,指未办理合法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以夫妻身份最少居住一年以上并形成了明显共同生活的一种现象。
事实婚姻的合法性
在我国法律中,事实婚姻是不被认可的,只有经过合法登记结婚才被视为婚姻关系。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逐渐开放,人们的认知也在不断更新,事实婚姻也渐渐得到了承认,一些地方也开始出台相关的规定来保护事实婚姻的权益。
例如,2013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民政厅关于认定事实婚姻人身权益保护的实施意见》,规定只要符合条件的事实婚姻,就可以得到法律保护,包括在购房、离婚、保险、相互扶养等方面享有相应的权益。
事实婚姻的风险
虽然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来保护事实婚姻的权益,但是事实婚姻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一方面,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当双方出现矛盾甚至离婚时,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如果一方出现突发状况,例如意外身故或者严重疾病,另一方却难以享有红利等权益。
事实婚姻中的合法性诉求
针对事实婚姻在法律上的认可问题,一些社会团体和学者呼吁加大力度推进事实婚姻的合法化进程,提倡将事实婚姻纳入法制化的范畴,引导公众正视事实婚姻的现象和社会价值,让事实婚姻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一些无良人员可能会利用这一漏洞进行欺诈骗婚,对此需要加强法律执行力度,加大查处力度,防止损害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和安宁。
事实婚姻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当前婚姻家庭关系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挑战,但是事实婚姻本身只是一种现象,关键还在于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和改进现有法律制度,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保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