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是怎么分配的
离婚财产是指婚姻期间共同所得以及婚姻期间共同所拥有的财物,包括房产、车辆、存款等等。它是离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比较敏感的问题。
如何分配离婚财产
我国的婚姻法规定了离婚财产应该如何分配。婚姻期间所得的财物应当由夫妻共同所有,离婚时应当依法进行分配。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分配方案,也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进行财产分割。
离婚财产的分配原则
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是公平、合理、充分考虑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的贡献等因素。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对于夫妻一方拥有的财产,在婚姻关系中属于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分割。但如果夫妻一方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则不需要分割。
怎样确定离婚财产的归属
在审判离婚案件时,法院会对夫妻双方的财产进行审核和认定。具体操作上,法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财产归属:
一、取证。法院可以调取夫妻双方的银行账单、工资单、房屋产权证等证据,来确定双方的财产状况。
二、听证。法院可以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调取其近亲属或者其他鉴证人的证言来判断双方的财产状况。
三、评估。如果双方争议财产价值的话,法院可以委托具有评估资质的机构对财产进行评估。
离婚财产分配的案例
早年间,一对夫妻在婚姻期间产生了相当于两千万元的共同财产。这对夫妻育有三个孩子,丈夫因中风而瘫痪。由于丈夫很难再走路或照顾自己,夫妻关系恶劣,最终选择离婚。法院裁定判给妻子的财产远多于丈夫,因为妻子照顾丈夫、照顾孩子的贡献更大。
离婚财产分割是离婚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需要夫妻双方以及法院的慎重对待。双方应该理智、公正地进行协商,并通过法律程序来实现自己的权益。我们应该拥护法律保障,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