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我的生命的意义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
2015-07-24 15:09:32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李光耀病逝,牵动全球目光。这位东南亚小国的杰出政治家,顺应历史的召唤,将又小又穷的岛国从第三世界国家打造成先进国家,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新加坡发展模式。时至今日,亚太经济体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仍旧位列第一。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美国前总统布什对其钦佩有加:“李光耀领导这个缺乏资源的小岛,取得独立、和平和繁荣。他的名字将世世代代受后人敬仰。”也有批评者不以为然,嘲笑“保姆国家”为“新加坡有限公司”,与一家家族企业毫无分别。
回首来时路,李光耀的治国术,有赞有贬。他对中国的精准观察,则广受重视。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又将何去何从?
新加坡必须取得成功!
到头来我不担忧他们对我有什么评价。我在乎的是我的选民所给我的评价。”接受美国教授普雷特采访,李光耀表示,“当我五十年代出来竞选,胜出,带领新加坡人加入马来西亚,然后又退出,我就必须为他们承担这个责任。我们必须让独立后的新加坡取得成功。”
到头来我不担忧他们对我有什么评价。我在乎的是我的选民所给我的评价。”接受美国教授普雷特采访,李光耀表示,“当我五十年代出来竞选,胜出,带领新加坡人加入马来西亚,然后又退出,我就必须为他们承担这个责任。我们必须让独立后的新加坡取得成功。”
1923年9月,李光耀生于新加坡。父母出身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自小跟父母说英语,童年时代深深烙在脑海中的语言就是英语。聪慧的他,以全校第一的佳绩,进入只录取最优秀学生的莱佛士书院。
李光耀立志成为律师。1940年,他在剑桥高阶文凭考试中排名全校第一,也就是新加坡和马来亚的“状元”。1946年,远赴英国留学。1949年,获得剑桥大学法科荣誉学位考试一等成绩,拿下当年唯一的特优奖。次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戴上假发,穿上律师袍。
1950年李光耀学成返乡,投身法律实务。代表500名罢工邮差同资方谈判,成功化解纠纷。“人们看到我怎样跟罢工工人打交道,怎样领导他们,怎样替他们说话,赢得他们信任,没有造成什么破坏便取得胜利,我以理服人而不积怨恨。”李光耀微笑回忆,“解决邮差罢工案,使我受到公众的注意。”
1954年,初出茅庐的他组织成立人民行动党,当选立法议员。五年后新加坡自治,当选首任总理的李光耀积极争取新马合并。1963年,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世事难料,两年后,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联邦政府驱逐新加坡,李光耀当场泪崩。
黑云压城城欲摧,威胁无处不在。独立之初,蕞尔小岛新加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谋生?如何存活?这是200万人生死攸关的问题。
置之死地而后生。新加坡位于东南亚,100年后、1000年后仍是东南亚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跟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命运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李光耀当机立断,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打造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新加坡是新加坡人的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不分语言、不分文化,是所有有公民权的新加坡人的国家。”
“回到1960、1970、1980年代,当常规和时髦理论使第三世界领袖受到各种约束,诸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苏维埃共和国、不利用跨国公司,我反抗这股潮流并取得成功。接着,区域内的其他人也效仿我的做法。”他夫子自道。
李光耀以同理心看待马来人:“任何一个社会都要由一个能在公平和不受剥削的情况下,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领袖来管理他们。假如我们没有调整制度,让马来人能够享有同等的利益,我们就无法团结整个社会。尽管他们不比其他族群来得勤奋和有才能。”华人和马来人越团结,对于经济发展就更有利,并促进经济稳定,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人民行动党执政五十年,普及国民教育,解除经济管制,大幅降低税收,鼓励工商企业发展,成效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政治魔术师李光耀,点石成金,戏剧性地将昔日的弹丸之地,变成亚洲的新乌托邦、东南亚最富有、或许也是最令人嫉妒的国家。
君不见,新加坡财政稳定、经济繁荣;樟宜国际机场绚丽多彩,多次登上全球机场排行榜冠军。良好的市政建设让迪拜也甘拜下风;95%的国民居者有其屋;公立学校办得比美国出色,学生数理成绩比日本来得优秀;淡马锡控股公司经营有道;公积金与公屋制度引来无数取经者。清廉的社会风气,让外人更是刮目相看,啧啧称奇。
与此同时,李光耀施展铁腕,打击左翼人士与媒体,限制公民自由。保留鞭刑、不准贩卖毒品、禁止吸毒、吃口香糖、不能做任何明文禁止的事。严刑峻法的新加坡,多次遭国际人权组织抨击。高压手段对付政敌的李光耀,从未输过一次诽谤官司,那些注定败诉的异议者每每陷入财务困境,穷困潦倒。对了,还有内举不避亲。儿子李显龙接班成为总理,儿媳何晶出任淡马锡控股公司总裁。
这一切,自然惹来海外非议不断。2000年,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质疑:“这个廉洁的政治体制能够维持多久呢?”《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萨菲尔酷评李光耀为“东南亚的小希特勒”。
“那完全是疯言疯语。我为什么要感到不悦?你想想看,当一个人使用污蔑性恶言来表达他的看法时,他就已经失去了理据。身为律师,这是我所学到的第一件事:不要与别人争吵,因为你会丧失理据。”李光耀掷地有声。
与龙共舞 看好中国
李光耀一直都很清楚,他对中国的关注是为了新加坡的长远利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尤其是在中国。不搭上这趟飞速奔驰的中国高铁,就会被远远抛在后头。
1978年11月,邓小平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出访新加坡,两位背景天差地别的华人政治家展开历史性会晤。年轻二十岁的李光耀,赞美邓小平是他一生中见到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杰出政治家。
邓小平对新加坡所取得的骄人成就表示赞赏。“可是新加坡的人口,还不到上海的三、四成。”李光耀表示。邓小平叹息:“如果我只有上海一个城市,我也许能够快速地把它改变。但是我治理的是整个中国呀!”
吃饭时,邓小平询问:“为什么你们把新加坡治理得这么好?”李光耀说:“早年到新加坡来的华人,都是从中国大陆广东、福建来的那些家无寸土、目不识丁的苦力的后代,而你们留守中国大陆的都是士大夫的后代,没有什么新加坡能做到的而中国大陆做不到或者不能做得更好的。”邓小平沉默不语。那一刻,学习新加坡,超越新加坡的种子播撒在改革开放设计师的心头。
邓小平回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92 年,在访问新加坡14 年后,邓公南巡号召:“要向世界学习,特别是要学习新加坡。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随后,数百个来自中国各地的代表团涌入新加坡,众多官员携带照相机、摄像机和笔记本,研究新加坡的治国理政经验。
1994年中新联手推动苏州工业园区项目,几百位中国官员来新加坡学习。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开设中文教学的“市长班”,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分享交通、环境、医疗保健和垃圾处理的经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接收中国官员前来深造。
“当邓小平对中国人说,‘我们将比他们管得更好’时,我知道他并没有忘记我在他访问新加坡期间说过的那番话。邓小平相信中国有能力应对挑战。中国随后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他是正确的。”李光耀回忆。
2007年访华时,同习近平的首度会面给李光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习近平的大气让我印象深刻。他视野广阔,看待问题深刻透彻,但又丝毫不炫耀才识。他给人的感觉很庄重。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我进一步想到他曾经受的磨难与考验,1969年到陕西插队,一步步往上奋斗,从未有过牢骚或怨言。我想,他应该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级别的人物。”
2013年,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他预测:“中国重新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大国是我们的时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中国的经济崛起是非凡的,经济发展规模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在军事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2015,独立50周年之际,美丽的星国,正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牺牲我们的自由是否真的有必要。对于稳定和安全,我们很感恩,但我们也想知道,没有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这是否能得以维持?”新加坡年轻人勇于质疑。
小地方成就大事业。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政治天才创造的新加坡,还能突破瓶颈,引领风潮,重新擦亮金字招牌吗?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