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人生哲学观及现实意义
2016-10-09 16:46:37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1935午,在好友赛珍珠的促成下,林语堂赴美定居并出版了《吾国与吾民》一书,大受欢迎。这本书力图全面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特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染的民族特性与生活风尚。而其中“生活的艺术”一章尤为读者所喜爱,“大部分人注目到短短的讲饮食园艺的‘人生的艺术’末章上去,而很多美国女人据说是已奉此书为生活法则”。分析个中奥妙,林语堂认为美国人生活节奏过快,疲于奔劳,不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而书中所谈之中国式生活“有中国诗人旷怀达观高逸退隐陶情遣兴涤烦消愁之人生哲学在焉。此正足于美国赶忙人对症下药”。出版社和林氏本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一拍即合,林语堂遂于1937年利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对此章内容加以扩充,仍以《生活的艺术》为名,扩为十四章,杂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和西方现代文明,这种融汇中西而又自成体系的生活艺术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融于生活的“欢乐哲学”观
林语堂也有悲剧生命观,包括对死亡的态度,他说:“人的生命就像风中的残烛,稍不小心就被吹灭”,但他并不进一步深化这种悲剧感,他认为如果那样人会走向分裂和绝望。他努力做的就是消解与弱化悲剧,而他所用的方法对现代人来说意义重大。在《生活的艺术·自序》里,林语堂开宗明义,声称自己“实在噍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随后却又说本想将自己的这本书命名为“抒情哲学”,却又恐“目标太高,即难以满足读者的期望”。这正表现了作者一方面对自己这种“欢乐哲学”观甚为自许,另一方面又有着可贵的自知。“林语堂的文章,尽管妙语连珠,但未能在哲学思想上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林语堂始终在道德家的庭院中漫步,未能进入思想家、哲学家的大雅之堂”。这一评价是颇为中肯的。林氏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我的思想并不怎么深刻……我始终徘徊在哲学境界的外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林氏出入中西文化之间,借助深厚的学识积累,融汇个人体验,形成了具有林氏鲜明个性的系统化的生活观,“欢乐哲学”正是其人生观的本质与核心。
1.1人生须享受
翻开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一书,读者很容易发现,在十二章标题里,半数出现了一个词语:“享受”。充分享受人生,快乐地生活,可说是响彻本书的主旋律,也成为林氏人生观的主要基调。在书中,林氏一再宣称“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是生活的真享受”。他同时批判各宗教的神学家总喜欢抱着“拯救现世”的观念,而抛弃了对于真实生活与人类快乐问题的思考,对于将来究竟如何美好,却只能指向渺茫的天堂,并没有为生活于现世的人们指出一条欢乐的道路。对于深受基督教熏陶长大的林语堂来讲,这种反思显然是对于个人信仰的一种彻底颠覆,需要相当的勇气。他还引用俗话为自己的观点进行注解“明日有一只鸡,不如今日有一只蛋”、“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来说明人应当好好珍惜今世,充分享受人生的观点。林氏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是一位享乐主义者和快乐主义者。他说:“生命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但是,林氏这种“享乐人生”观和西方资产阶级赤裸裸的物欲人生追求是截然不同的。他是在忧郁底色的画布上,画出辉煌光亮的人生蓝图。“我们虽然知道生命有限,仍能决心明智地、诚实地生活。”他再三强调“生命的享受是一种态度,物质本身没有什么意思,要人能够享受,才有意思。……用什么角度去观察人生,是个人的选择”。读者看到这里,自然就会联想到林氏创造的理想人生形象姚木兰的生活选择,正是这种写照。木兰既能享受富贵之家的奢华生活,也能自甘于布衣裙钗的平民生活;既能在平安稳定的日子里畅享京城物质与人文生活的丰韵,也能乐观地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坚强自守。一句话,人生是享受抑或痛苦,全在于对待人生的态度,人生不能尽选快乐的遭遇,但是可以选择快乐的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正来自于林氏对于道家无为自然、随遇而安的达观人生的欣赏。
1.2哲学促和谐
在《生活的艺术》一书里,林语堂不断谈刭自己关于哲学的效用与功能的观点。他强调“人类是灵与肉所造成,哲学家的任务应该是使身心协调起来,过着和谐的生活。”“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就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的较轻松愉快的态度。”由这一观点出发,他对于神学宗教的狭隘观念做了毫不留情的批判,指出“宗教的衰落,就是由于迂腐太过,以及由于信条、公式、学说和谢罪文的树立所致”,认为各宗教之间互相卑视,造成了个人的自私,使人生成为不健全的人生。作者同样不欣赏过于追求智性和理性的哲学:“我素不爱哲学上无聊的理论、哲学名词,如柏拉图的‘意象’,斯宾诺莎的‘本质’、‘本体’、‘属性’,康德的‘无上命令’等等,总使我怀疑哲学的念头已经转到牛角尖里去了。”认为如果运用它“其危险比我们失去生命本身的感觉更大”,“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意义哩。”所以他坦言“情愿同一个黑种的女佣人谈话,而不愿和一个数学大家谈话”,要“脱离这种哲学的酷热的和恶浊的空气”。林语堂究竟要为人生准备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哲学呢?所谓有破有立,林氏不失时机推出了自己的观点:“无论哪一种哲学,它必须以我们天赋本能的和谐为基础。”接着从孔子和老子那里,林语堂借来了法宝:“依据中国儒学的观念,对于人类尊严的最高理想,是顺其自然而生活,结果达到德参造化之境。”但单是老子或者孔子,都不能满足人类的快乐人生需求,而应当是他们的哲学思想经提炼之后的综合之后的“具有学者风味的哲学”。“拿全部的中国文学和哲学观察过后,我深深地觉得那种对人生能够尽量地享受和聪慧的醒悟哲学,便是他们的共同福音和教训——就是中国民族思想上最恒久的、最具特性的、最永存的叠句唱词。”这里的“他们”正是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民族与西方民众。享受西方文明发展的物质成果,而用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来作人生的思想指导,作者忽略阶级立场,从人的自我需求和发展出发,构建了“欢乐哲学”理论,提出人应当过上这样的生活,那就是简朴、悠闲、顺其自然。“我们是属于这尘世的,而且和这尘世是一日不可离的。我们在这美丽的尘世上好像是过路的旅客,……即使这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但我们总得尽力使生活美满。”
1.3审美之建构
纵观林语堂的人生观理论与实践,如果用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中的木兰相比较,就会发现极具契合之处。林氏自语“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木兰一生虽富有优雅,但命运多舛,不能与心爱的人结合,结婚后在生活习惯方面屡为公婆不喜,爱女惨死,丈夫出轨……但木兰总能以卓越的勇气和智慧一一跨越。有人将其总结为“悲剧中的审美人生”不无道理。木兰的人生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林氏人生经历的映射。林语堂信奉“尘世是唯一的天堂”,然而信奉并不就一定能带来好运。他出身下层社会,赖其父倾其家资助其就学,靠个人苦读取得成绩;中途爱情遭遇波折痛苦;国内恐怖时期曾被通缉;远赴重洋求学之际不幸中途被取消奖学金,妻子又急需延医,一筹莫展之际,每周只能以一罐麦片度日;而当他回国任教之时,又发现自己国学知识实在匮乏,惭愧之际奋力攻读中国典籍书藏以恶补;中年时节,他因为沉迷制造打字机而使全家陷入经济困境;晚年,又遭逢爱女自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伤痛……他的一生辗转世界各地,困顿富有皆曾与其随行,然挫折考验不曾研磨去生活的乐观和勇气,他对人生始终保持恋恋不舍的激情,直至晚年,他仍提醒自己“要注意养生之道,至少再活十年”。面对人生的道道沟坎,林语堂总能一一跨越,这与他始终坚持的“欢乐哲学”人生观是分不升的。人生需要生活和思想的简朴,需要幽默,需要悠闲,需要顺其自然,他谈肚子、谈肌肉、谈灵心、谈西俗、谈快乐、谈享受等,从物质到精神,从身体到思想,无一不为这一理想人生哲学服务。他的人生,“沉重的肉身转化为轻灵的舞者,悲剧与沉重都被舞蹈所化解。他的人生就是风行水上,下面纵有旋涡急流,风仍逍遥自在”。称之为“审美人生”可说是恰如其分。
2.源于中庸的“半半哲学”人生观
林语堂认为,“最优越的哲学,……最近人情。”而这种最近人情的哲学,对于东方西方皆宜,那就是“把道家的现世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配合起来,便成中庸的哲学”。而对于“中庸”,林语堂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它的忠实拥护者。早在“语丝”时期,也即林语堂被称为“浮躁凌厉”文风的时期,他就把“中庸”看做“老大帝国国民癖气”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极力反对,在多篇文章中不遗余力地加以批判。“今日中国政象之乱全在我老大国民癖气太重所致,若惰性,若奴气,若敷衍,若安命,若中庸,若识时务,若无理想,若无狂热,皆是老大帝国国民癖气……”他称赞“徐先生的非中庸论诚是,‘听天由命和中庸的空气打不破,我国人的思想,永远没有进步的希望。”’并进一步强调“个人以为中庸哲学即中国人情性之结晶,中庸即无主义之别名,所谓乐天知命亦无异于不愿奋斗之通称。……即全国既被中庸化了而今日国中衰颓之现象成矣”。从上述言论、可以清楚地看出,林语堂对于“中庸”哲学显然是十分反对的。然而,随着时局形势的变化及阅历和知识的增长,林语堂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激烈批评转向温和幽默直至褒扬。其中当然包括贯穿儒家学说思想的方法论——“中庸”。“我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最鲜明的体现就是他对于“半半哲学”的倾慕和力行上。所谓“半半哲学”,出自清代李模的《半字歌》,林语堂认为它极好地反映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歌中写道: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这是对中庸哲学的形象阐释,它将天地人生的种种现象与关系写得绘声绘色,一展无余。基于对这一人生理想的称颂,林语堂反对过于努力工作和过于慵懒闲适的态度,而提出应当努力工作和尽情享受结合的生活方式。我主张‘尽力工作尽情作乐’的人,英文只有work hard,play hard四字,这样才得生活之调剂,无意中得不少收获。”林语堂一直身体力行自己的倡导。他一生勤奋工作,直到77岁仍笔耕不辍,平均每年出书一本;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注意休闲与游乐,经常带着家人到各处游山玩水,观奇景赏名胜,仅写杭州的游记就有三篇。以诗意的情怀来理解生活,以“半半”思想作为营造美好人生的支点,可以说正是林语堂保持和谐快乐人生的“智慧之道”。正如他所说:“我们承认世间非有几个超人——改变历史进化的探险家、征服者、大发明家、大总统、英雄——不可,但是最快乐的还是那个中等阶级者,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点事情,可是不多;在社会上稍具名誉,可是不太显著。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名字半隐半显,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再次阐明了他的“半半哲学”。
3.林氏人生观在当今社会之价值与意义
3.1达观向善常怀感恩
林语堂评价近代文学史上的奇人辜鸿铭:“他事实上扮演了东方观念与西方观念的电镀匠。”其实正可用来评价他自己。返观林氏的多重文化背景人生,对今日我们追求的和谐人生、和谐生活、和谐社会颇具指导意义。林语堂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立足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度,努力呈现和谐快乐人生的魅力,其理想生活观的本质内涵就是快乐、知足、积极、达观、懂得享受、向善……,总之,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追求享受而不沦为物质的奴隶,悠闲知足而又常思进取,向往先进的物质文明而力避其消极颓废,这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需要的。其实,林氏早已敏锐地发现了西方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引起的人的异化倾向。“我发现,人类虽然日益有自信,却没有使他变得更好。人类越来越聪明,但也越来越缺少在上苍之前的虔诚谦恭。人虽然在物质上科技上进步,但他的行为也可以和野蛮人差不多。”这里,既包含着警戒人们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忠告,更劝诫人类应时时怀一颗感恩之心,珍惜生活。像著名学者季羡林反复强调的那样,和谐的真谛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者之关系,务必实践“天人合一”,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哲学“精髓”。
3.2重塑信仰建构和谐
当令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生活的距离越来越接近,偌大的地球也缩小至“村庄”,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文明的丰富与多样性让人类视野更加开阔。但许多人在价值观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日,或者走向虚无主义,或者迷失了精神家园,丧失了信仰与追求,追求赤裸裸的物质享受,沦为物欲享受的奴隶,甚至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而走向极端之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华民族高举起和谐的旗帜,对外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对内则把建设和谐社会摆上重要位置,人心向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重读《生活的艺术》,品味林语堂的生活艺术观选择,如与高人雅士进行精神交流,无疑可以修正我们消极乃至颓废的人生观,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精神境界,建构个体的和谐美好人生,构建人类共同的和谐家园,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