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很容易被来访者理想化
01
一天早上,心理咨询师阿琳收到一个信息,是多年未见的校友Kelly发来的。Kelly说她正在上海,问阿琳要不要一起吃饭。
Kelly和阿琳以前并不熟,当年在学校几乎没什么交流,这些年对彼此的了解只是在朋友圈里。但阿琳还是很开心,她感觉除了来访者、体验师、督导师外,很久没和活人畅聊了。
饭局定在当天晚上6点半,两人都希望早些见到对方。
快到6点时,阿琳完成当天第七个咨询,写完咨询记录,疏一口气,心想累死老娘了,晚上要暴饮暴食,再聊它个海阔天空。
Kelly刚坐下,就半开玩笑地对阿琳说:“我可是特地找到你,今晚你得给我做个心理咨询了。”
阿琳习惯了常有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向她求助,她都是委婉拒绝。
“咨询师是不能给朋友做咨询的,这是对双方的保护。”阿琳真诚地说。
“人痛苦到一定程度,活着真的很辛苦,我最近常有自杀的想法。”Kelly自顾自接着倾诉,完全没听到阿琳的话。
咨询师对“自杀”两个字是很敏感的,阿琳看着满脸阴郁的Kelly,只能选择积极倾听。
阿琳尽力共情后,劝Kelly去医院做一下诊断,选择一个咨询师获得一些疗愈。Kelly说无法信任咨询师,还不如跟你说呢。
阿琳被Kelly放在一个很高也很有压力的位置,但她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成为Kelly的救命稻草,她需要专业且稳定的陪伴。她向她科普医院诊断和心理咨询的意义,并分享自己接受心理咨询的心路历程。
Kelly总算同意尝试一下心理咨询,让阿琳给她推荐咨询师。
阿琳询问Kelly对咨询师的期待,然后发动了自己可以想得到的人脉,为Kelly推荐了几位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供她选择。
就这样,三个小时过去了,Kelly的情绪总算平复。阿琳餐盘上的食物早已冷冰冰,她心里也凉凉的:好不容易有个朋友来看她,原来是特地寻求咨询的。
02
不知道有多少心理咨询师有过与阿琳类似的经历:因为是心理工作者,所以被周围的朋友过度信任,在餐桌上不得不成为一个倾听者,甚至是拯救者。
很多人读了我的文章后,添加了文末留下的工作号。有些人是为了解咨询相关事宜,有些人就是想加个好友,但还有一些人,从申请好友开始,便把我看作可以随时帮助TA的人。
通过好友申请后,手机连震好几下,一看是新添加的陌生友人发来数条信息:
清心,你好,读了你的文章,很感动。
我现在遇到一件事,balabalabala……(此处省略了大段描述故事和情绪的文字),我现在好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说我这是什么心理动机?能不能给我分析一下。
清心,在么?你干嘛呢?你现在能不能回复我一下?
如果我不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或者如果我很清闲且有用不完的能量,或许我可以做一个热心陪聊的大姐,但可惜没有这样的“如果”。
读完信息,我回复:抱歉,因为信息量有限,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心理动机。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做一下心理咨询。如果你愿意信任我的话,我愿意陪伴你做心灵探索。我的咨询费用是***,咨询设置是******。
然后,我翻出自己的简历链接发过去。这时候,突然收到微信提醒:***开启了朋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她)的朋友……
What?已被删除?
最初,我会感觉为什么有那么多巨婴?为什么我作为合法咨询师,以职业的态度介绍自己会遭遇如此无礼对待?
后来,也就明白了:我被陌生友人理想化对待了。要怪只能怪我的文字太温柔、太抱持,让TA对我产生了理想化幻想。
在这种理想化幻想里,我不再是我,我的形象成为TA心中期待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很夸大,像菩萨一样乐于助人而不识人间烟火……
活菩萨居然跟我谈钱?多么令人愤怒!这个世界还有可以信任的人么?我居然还对她掏心掏肺讲那么多!气死了,赶紧删掉、删掉……
理想化破灭后,伴随而来的往往是贬低。
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愤怒也就越大。
寺庙里有各种佛像,虽然那些佛像是人造的,是由没有情感的材料所造,但人们还是会恭敬地向它们磕头、献花、捐钱……
因为自这些佛像被摆在庙宇中,在人们心中就是理想化的存在,是佛菩萨的化身,可以听到自己、可以保佑自己……
做佛像好啊,不管被理想化得有多高,还是可以啥也不用做。而现实中的人,若是被理想化再不做点啥,那可是要遭“报应”的。
很多心理咨询师,都因拒绝咨访关系外的心理求助而被误解,甚至被讽刺、被疏远……
03
经常被理想化对待之后,我忍不住思考,为什么人们需要理想化他人?
我发现,生命里越是被忽视、越是缺少情感链接、内在越是脆弱、越是缺少安全感的人,越容易对他人产生理想化幻想。
在他们的生命中,从未被如此美好的客体对待过,所以只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越是靠近自己心中完美、强有力的人,自己才越有机会被拯救。
在Kelly的想象里,阿琳作为一位心灵工作者,又是老同学,一定会给她带来期待中的被理解和支持。吃饭的那天晚上,阿琳满足了她的期待,但后来,当Kelly又不断给阿琳发信息倾诉自己的焦虑心情时,阿琳回复说自己无法继续倾听她,并解释了原因。自此,Kelly疏远了阿琳,阿琳对此并不感到奇怪:有理想化产生的时刻,就有破灭的时刻。
其实,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机会得到理想化对象的积极回应、共情、陪伴、支持,TA真的会收获很多疗愈。
来访者对咨询师有很多移情,而理想化移情会对咨询工作产生很多积极的推动。
说实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是很有情怀的,因为这是一个需要靠情怀支撑的职业,要不早在从业前几年就穷死了。但是,咨询师天天陪着来访者上刀山下火海,已经生死疲劳了,真的无力再在饭桌上倾听和共情。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我并没有理想化你们咨询师啊,我身体哪里不舒服,我的医生朋友会给我解答;我法律上遇到困惑,我的律师朋友会给我解答;你们心理工作者怎么就这么矫情?这跟理想化有哪门子关系?
解答心理问题,与解答躯体或法律问题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心理问题不是单单能靠思考、知识和经验来解答的。
04
那么,心理工作者是怎样工作的?
理论和经验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心理工作者是要用感受工作的。
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共情,共情到位了,咨访关系才能建立,后续工作才有可能展开。
如何共情?
共情不是靠“我理解你”这句鬼话,也不是靠理论分析这种由上而下的俯视,而是咨询师通过打开自己的感受,来体会来访者的感受。
来访者走进咨询室,往往带着抑郁、焦虑、愤怒、绝望的心情,而咨询师往往会接收到这些抑郁,焦虑、愤怒或绝望的感受。
咨询师使用自己,来感同身受来访者的内心体验,只有这时候,来访者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被共情了。
咨询师的身体是一个容器,一天咨询工作下来,各种各样的情绪都会流入这个有血有肉的容器,这时,咨询师的身体往往会变得异常沉重。
因此,心理工作不是你来我往几句话那么简单。
出了咨询室,咨询师需要做个傻白甜来消化容器中的感受,并做自我关怀,所以真的很无力还要在饭桌上做咨询。
05
在咨询室之外随便分析朋友,是会伤人的。
还真不好意思承认,这事我真干过。
咨询师往往都是接受了漫长的培训后,才有实践的机会。意思是,实践前的时间,非常……漫……长……
在那漫长的时间里,多渴望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面对朋友的邀请,我是积极响应的;被高度信任,我是欣慰喜悦的。
我曾在微信上跟朋友聊好几个小时,用我的专业耐心解答,直到朋友心情缓解了,我才放心去做自己的事;
我曾深夜倾听朋友的各种压力,并用我的专业分析完朋友,再分析朋友的家人;
我曾陪朋友的孩子玩沙盘游戏,然后反馈给朋友,从沙盘上看你孩子现在压力太大了,他有一种被吞没感,这可能是你带给她的……
以上热情相助,一分钱不收,掏心掏肺,真的是个活菩萨啊!后来呢,那些接受过我热情帮助的朋友,都疏远了我……
我现在理解他们:估计恨死我了,要不尴尬死了,最好老死不相往来。
再亲密的朋友之间,也需要有一些隐瞒,这样关系才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