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到底是什么?美学对人有什么意义?
① 美学脱胎于哲学和诗学
美学(aesthetics)是一个来自西学(西方)的人文学科——其实狭义上所有现代的学科都算是“西学”,只是美学算得上是西学中的西学了。美学脱胎于西方哲学和诗学(文艺理论),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拉丁语“aesthetic”即感性学,也即希腊语asthetik,后者源自aisthetikoa,意指感知、感觉。
而哲学和诗学起源要比美学早许多。
鲍姆加登的时代亦是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康德活跃的时代。而且比起前者,康德对美学史的影响可能还要更大,尽管康德他学术生涯里并没有声称过自己在搞美学。
简单说,二者做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在,鲍姆加登规定了美学学科的边界和标准,试图让美学成为一门科学,却缺少使之成为科学的配套方法论;康德则给美学提供了科学方法,也就是演绎法,他做理论的推导范式至今看仍然是逻辑缜密,但显然康德也没有打算让美学变成科学。
② 三个黄金时代
在欧洲文明史里,只有三个时代可以称之为知识爆炸的黄金时代。
第一个是轴心时期,也就是古希腊哲学最为活跃的时期。我们知道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间接导致了基督教思想统治欧洲长达千年。在这个情境里,艺术永远是宗教意识形态的附庸;
第二个是文艺复兴,文学艺术的成就不多说了。在理论上,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对诗学的复兴,无论是巴洛克建筑也好、戏剧三一律也好,都是在向古典回归。我们可以概括为古典主义的时期。
第三个就是启蒙时代了,这个时代才是真正的美学至上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说文艺复兴还以宗教和神权的名义对“人的自我意识觉醒”这个问题保持着遮遮掩掩的态度,那么到了启蒙运动那里,启蒙思想家很干脆地把艺术用作启蒙理想的宣传工具,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话语权,并用这种话语权来抨击、回击宗教神权。
美学理论的崛起、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艺术思潮,这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
③ 美学的意义
美学之于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什么锻炼思维或陶冶情操。如果说艺术是使人之为人,那么对美学理论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人之为人其背后理想的理解与继承。很精英吧?这就是美学永远不大可能大众化、普及化的根本原因。
一个经典的论断: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的美学理论深化程度;这个民族的文明史和其美学史是否互为表里,取决于该民族如何对其作为人的自然本性(动物性)进行否定和批判。
那么,美学难道不是应该研究美吗?难道艺术的问题不是应该由文艺理论、也就是诗学来研究吗?让我们再回到鲍姆加登。
鲍姆加登明确列出了美学应该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的所谓戒律,归根到底,他明确了美学研究的主题是感性,却应该以理性为基础,理性-感性从高到低的价值梯级是不会改变的。也因此,哲学思辨的工夫一定是少不了的——康德的美学也遵从了这一点,毕竟他和鲍姆加登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在启蒙这条路上一致。
而诗学不见得要这样严苛。也因此,像尼采的著作,严格来说应该属于诗学研究,比如他的《悲剧的诞生》,考察了狄奥尼索斯精神(非理性)的起源,在这样的著作里,尼采已经脱离了理性-感性的价值梯级。这也是为什么尼采连语言都会显得疯疯癫癫。只不过因为尼采太有才了,哲学史和美学史都要抢着研究他。
类似的情况还有弗洛伊德、罗兰·巴特、福柯等等,都是跨学科人才,然后美学史要去抢人。
当然,通过现代哲学美学回溯启蒙运动,我们会发现启蒙主义的最大弊病就在于未能突破理性-感性的等级。启蒙主义美学家攻击神权,弘扬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但未能成功揭穿权力背后的等级倾向。黑格尔就是古典美学的最后集大成者,美学在他那里彻底体系化,却也开始变得逃避,离现实愈来愈远。
紧邻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虽然直面现实,为哲学史提供了“阶级”和“异化”这两个经典的学术概念,他却未能在美学上过多下文章——作为务实的直男马克思,又怎么会热爱浪漫的美学形而上理论?
当我们谈论美丑的时候,我们需要诗学文艺理论;而当我们谈论美丑的价值,谈论美丑的文化时,我们需要的是美学。
④ 进一步了解美学
借用康德的语言,美学研究的是人类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其中,美的本质问题(美是什么)可以被归类到“审美”问题的子问题当中。
四个问题再了解一下美学。
1、你怎么看“生活中不缺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一句心灵鸡汤。它来自于慧能或其他人的梗,佛家。学过美学的同学知道,这句广为人知的心灵鸡汤其实同时包含着现代美学的奥义、视觉文化研究的奥义以及日常美学实践的奥义。
2、美学如何看待艺术虚构或者艺术形象?
这个问题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可能很难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下定义。在理论学习时要警惕,越是简单粗暴的语言,越容易把思维带到地沟里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傻子根本不需要艺术,更不需要学习美学。关于艺术形象,美学一般关心的是真实与真实感之间的差异。前者往往与我们的客观实在、也就是现实相联系。
而真实感就不同了,能产生真实感的东西很多,比如梦,比如卡通。艺术虚构或者形象,可能更接近梦的逻辑,而不是实在的逻辑。
比如她:
(毛利兰《名侦探柯南》)
很甜很治愈吧?她长期霸占二次元美少女排行第一位。但她不过是一些二维的颜色和线条,一些会动的图像,原理类似于万花筒。
当我们观看动画片时,我们怎么会认为这样的图像背后存在着一种所谓“真实的形象”?更惊悚的是,我们会视“她”为人,仅仅因为她有一些拟人的特征:长了一张少女脸,会说日语,会谈恋爱,聊到羞涩的话题会羞涩,以及娃娃音的声优给她配音。但很抱歉,这些特征都不是“她本人”,因为这世上并不存在一个叫做毛利兰的人,她家老公很擅长推理破案。
然而这种人物形象却又是那么逼真,栩栩如生。在日本有些宅男甚至想买她们的手办玩偶,天天放家里供养者。总之,“毛利兰”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引发了平头老百姓们的顶礼膜拜。
其实,艺术所表征/再现出来的虚构形象,即使是那些标榜特别写实、有人物原型或事件的原型,或者采用了特别纪实的艺术风格(比如纪录电影),本质上也是被“再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它们本质上和柏拉图所说的“摹仿的影子”无疑,是现实的一道浮光掠影,甚至是,影子的影子。
摹仿论重新在20世纪初大行其道,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谷鲁斯Karl Groos将这种机制称为“内模仿”。也就是说,那个图像不过是一些残缺不完满的图像,而真正把她“脑补”成为活生生的少女的是电视机前的观看者。
换句话说,我们期待这样的少女,我们把这种期待欲投射到了一些不完满的图像里,最终共同完成了“艺术形象/审美对象”。而艺术家的工作则是找到这种不完满的图像,能唤起观众的期待。
3、审美范畴有哪些?
首要的就是美Beauty,即优美Grace。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的世界各族先民,希腊人将优美的审美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包括对和谐感、平衡感和纯粹感的追求。
其次是崇高Sublime。关于崇高范畴的创作史几乎和优美范畴一样长,但它和优美刚好是对立面。主要出现在雕塑、建筑艺术当中,但崇高范畴的辉煌时期集中在古罗马,后来衰落。按照罗马哲学家朗基努斯的理解,崇高意味着卑微-伟大,不平衡,力量,永恒以及无限等等含义。
伴随着崇高出现的是悲剧Tragedy(一般简称“悲”)。悲剧精神近似于尼采所说的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悲剧范畴自始至终贯穿着欧洲文明,从未衰落过,它也不止于在戏剧艺术当中,还有比如作为文学的希腊史诗,《泰坦尼克号》等等一切叙事文本。对悲的解释最经典的莫过于黑格尔的冲突论。
第四个范畴是喜剧Comedy(一般简称“喜”或“笑”的范畴)。起源于民间精神。狄德罗所说的“正剧”体裁也诉诸的是喜剧审美范畴。
然后是近代出现的丑Ugliness,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审丑”,对丑的研究始于对喜剧的研究。而现代艺术的思潮主要就是在开掘“丑”的审美意义。
关于丑的理论研究之后,现代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一是滑稽Comic,二是荒诞Absurd。其中滑稽来自对喜剧和丑两个范畴的融合(从英语词性能看出这一点)。而荒诞则更接近悲剧的范畴,而且荒诞主要指的就是戏剧。当然,二者可以追溯到审丑的范畴,更根本说是柏格森的哲学当中。
最后出现的是怪诞Uncanny,它融合了悲剧、喜剧、丑的审美特点。包括我们今天说的无厘头、恶搞、鬼畜、恐怖谷(英文就是Uncanny Valley)等等。
我们总结一下。
1.一个社会或文明的哲学理论决定了他们有什么样的美学方法论。而美学理论是对该文明文化结晶的语言再现,体现了该文明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这是美学最重要的意义。
2.在美学活跃之前的时代,艺术创作、艺术实践、艺术鉴赏往往都是超验的、不可论证的。诗学可以解释风格流派的问题,却解释不了审美是怎么回事。比起美学,那时候的诗学文艺理论更像是图书馆里把图书归档的管理员。
3.“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希望把美学变成一门科学,却失败了;康德把美学变成了讲究演绎的人文科学;结构主义者把美学终结了,因为人文理论从他们伊始不讲人话,只讲鬼话。
4.艺术创作规律不归美学研究,但艺术对象是美学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