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认知误区
2019-06-27 08:27:52 发布:人生的意义网
( 一)
心理问题≠精神病
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表露出情感上的痛苦是软弱无能的展现,使得很多人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他们认为到医院心理就诊是精神病的表现。其实,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种不一样的概念。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果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解释,问题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若不能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
(二)
心理学≠窥视内心
许多来访者不愿意或羞愧于吐露自己的心理活动,认为只要简单说几句,咨询师就应该猜出他心中的想法。其实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的讯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因此,来访者需详尽地提供情况,才能帮助咨访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根源,有利于咨询师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提出有利的治疗方案。
(三)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一些来访者将心理医生视为钥匙,期盼其能打开他们所有关闭的心门,所以只求诊一两次,没有到达所希望桃花源,就对此失望。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性、艰难性改变的过程。心理问题与就诊者的个性及经历有关,如同一座大山,没有求助与改变,没有决心与抗衡,是难以凿开的,所以就诊者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四)
心理咨询师≠救世主
一些就诊者把心理咨询师当作普度众生的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的心理包袱丢给医生,认为医生有能力把它们解开,而自己不用思考、努力、以及不用承担责任。然而,心理咨询与心理医生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的作用,他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就诊者,更不会替就诊者作决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才能达到理想目标。
(五)
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学科,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式,它和思想工作是有区别的,思想工作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规范、道德及意志,心理咨询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寻找心理的障碍,用来诊断治疗,咨询师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有神经生化的改变,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是思想工作不能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