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出现抑郁、焦虑症状时,我们该怎么去引导?
青少年的焦虑、抑郁问题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最多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父母过分溺爱、过分严厉或放任不管都会成为心理问题出现的导火索。而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焦虑症和抑郁症。
学校的环境、人际关系、校风,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因素主要是由应试教育造成的。
学校受升学率的压力,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精神得不到应有的放松,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烦躁不安、抑郁焦虑、悲观失望等负性情绪。
此外,师生情感不融洽,也会使学生产生压抑、厌倦、自卑、逆反等心理。
世界的缤纷多彩使青少年眼界开阔,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但同时他们喜欢猎奇,不能如愿,则悲观厌世。
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现象,违法乱纪以及不良传媒的影响,都会使学生稚嫩的心灵扭曲,产生失望、冷漠、不满、愤怒、麻木不仁或寻求刺激等的不良心理,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青少年的自我调控能力对自身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类似的家庭教育,相同的学校、社会环境,有的青少年心理状况良好,但有的却心理状况堪忧,这取决于自身的调控能力。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或多或少都会遭受挫折或受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都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成功者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不良心理,始终保持心理优势。
青少年抑郁性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
1、躯体上。青少年会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恶心,呕吐,腹泻,遗尿遗屎等。
2、情绪上。呆滞无神,表情冷漠,易激怒,敏感,哭闹,好发脾气,焦躁不安,厌倦,胆小,羞怯,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惊吓,常伴有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没有价值,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唉声叹气,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退缩、抑制、没有愉快感等。
3、青春期逆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
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4、适应不良:可能在学校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 调换班级、学校或工作单位。
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5、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
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
如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6.自杀行为;自杀是抑郁焦虑症最为严重的危害之一。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
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焦虑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
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当青少年出现抑郁、焦虑症状,我们该怎么引导?
能帮助到抑郁症、焦虑症的孩子的爱最好是来自家庭,因为家庭提供的是一种亲密的,稳定的支撑。但是患上抑郁、焦虑的孩子通常来自于不完美的,有严重问题的家庭。这构成相矛盾的一个难题。
有意识要帮助孩子的家长,需要意识到:与孩子有效沟通,顺着他的意思做计划,这样才能对他的病情缓解更有作用。比如孩子是否继续上学的问题:
第一,本着尊重与爱护的原则与孩子好好沟通。如果他愿意继续上学,则可以与医生商量,在上学过程中如何服药,如何继续咨询心理医生等事宜。
如果选择退学在家养病,那么家长可能要做好在家里的各项准备。或者有人陪同或者送他前往某个地方进行一些游玩培训或者打工的事情。
第二,无论孩子怎样选择,都应该让他知道父母的爱永远存在,同时让他知道抑郁、焦虑的缓解,更主要人内在的调整。让孩子学会活在当下,享受过程,不为某一个结果感到焦虑担忧。
要做到这些,家长首先要戒掉为孩子感到焦虑的情绪。很多时候家长喜欢为看上去弱势的孩子设想不太可观的前景并表现出来,这样其实是一种家长的焦虑与对孩子的诅咒。
也就是说家长需要从内心深处生出对孩子的希望,并真诚地为他鼓劲加油。这样孩子才能更有可能走出抑郁和焦虑的深渊。
他人和社会提供的帮助,由于没有稳定性与延续性,难以达到效果。由于这种帮助时有时无,构成一种更加不确定性,可能加深孩子病情。外人要伸出援手,除非有非常大的具有信仰性的内力才有可能实施成功。
比如像国外有些人,他们领养了别人的孩子,作为自己家庭成员进行抚养。这些领养孩子家庭有足够的爱,对于孩子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方面,我们国家需要更努力,来产生对孩子的积极正面的有效引导。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对孩子进行认知上的有效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有问题是人类正常现象,而且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于他们的错。让他们发现自己美好的,有价值的,值得拥有的内在潜力。
这种教育一般是建立在孩子对教育者有一定的接受与信任的基础上。
比方学校的老师对于有问题的孩子进行温暖的深度的,持续的关心。与学生家长沟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关怀,这些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为它会唤起学生自己的价值感,唤醒他内心深处的对自己的爱,从而有可能爱他人爱社会,成长为一个有健康心理的人。
精神心理疾病发现后一定要及时寻找专业医院进行诊疗,以免错过最佳看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