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价值观缺陷所导致的心理障碍
今天早晨,因为我昨天内心的这份震惊,我把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的徐凯文,徐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徐老师是这样说的: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当中没有明显的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的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物质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和苍白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将近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这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物质越来越丰富,为什么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和苍白?
徐老师说,他在高校工作是一个精神科的医生,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学的博士。他在高校除了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之外,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所以接下来他所讲的一个话题,可能会有一点沉重。
——002 ——
第一:我为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厌恶学习或者甚至有自杀倾向的北大学生心里最想得到的一个答案。徐老师说,他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个案:非常优秀的学生,以他的智力,性格,为人处世的情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学者。但是,老师和他的父母和他所有的周围的亲朋好友一起努力了四年,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让他真正的好转起来。
这样的个案,在他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会经常遇到,而且这种个案会越来越多,于是学生们的情况让老师想到了一个词,叫做空心病。“空心病”是什么意思呢?徐老师在征得一个典型的案例的来访者的同意之后,把那个学生说给他写给他的一些话,愿意念给所有的父母和关注大学生心理疾病和心理状况的所有人们听。这个学生是这样来描述给徐老师的,他说: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的会感觉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总是对自己不满足
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尝试自杀未遂后这样说道: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尽头。这是又一个学生的描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有学生描述说: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下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并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这些学生共同的特点:
第一,就像他们告诉徐老师的那样:徐老师,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而活着,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点:不只是学生空心了。大概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徐老师和他的太太、女儿在毛里求斯度假,大约是北京时间的14日,徐老师的一位高校的学生给他发来了一条微信,内容是:我现在手里有一瓶神奇的药水,我不知道滋味如何?那这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所以徐老师赶紧回复说:这是什么水?学生告诉他说是氢化钾,十秒钟致命。这是徐老师开展过的最长距离的危机干预,当然最后这个孩子救回来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同样,大概在今年的五月份,有一天正在上晚课,一个校外的心理咨询师也给徐老师打来电话,说有个来访者是学生,现在好像在宿舍服毒自杀,徐老师问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后,启动危机干预程序,在宿舍里找到这个同学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回来。其实他认识这个学生已经有四年了,入校时他非常的优秀,进入北大后第一个学期的成绩是学院的第一名,但是就在那个学期,甚至是在那个学期之前,他就有尝试自杀的经历,他原本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可以做很好的学术和科研的孩子。过去的四年,他在徐老师的心理咨询研究中心,这个学生的父母还有院系的老师都竭尽所能想把他引回正轨,可是四年了,住院吃药,所有的治疗手段都用尽了,他还是没有活下来的任何念头,最后他的父母决定让放他弃学业退学回家。听到这样的一个消息的时候,我想作为经常面对这些学生的徐老师是非常痛心的。我昨天晚上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个人也是非常震惊并痛心的。
徐老师说,他见过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他现在跟大家所说的也都是在这些名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们,他们中的很多都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屡次三番的尝试去放弃生命。有一个理工科的优秀的博士生在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就完成了研究,达到了博士水平,但他屡次三番尝试放弃自己的生命,他当时两次住院用了所有的药物,所有电抽搐的治疗方法。出院的时候,医生们问他情况怎么样,他说精神科的医生很幼稚很可笑,我表现得开心一点儿,他们以为我的抑郁好了。
那在这里,徐老师说:其实这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新情况,徐老师把这种病叫“空心病”,他不止认为是学生空心了才有这样的结果。徐老师经常说: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大概家庭和老师都有问题,孩子本身是不会有问题的。那什么是空心病呢?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价值观缺陷所导致的心理障碍”。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比如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一定会被诊疗为抑郁症,但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
学生空心了才有这样的结果
来看一下空心病的主要表现:它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但却是徐老师在过去三四年的时间,通过接触这样的一些同学不断总结出来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第一,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的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是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和其他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差别;
第二,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关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似乎成了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们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第三,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的非常辛苦,也非常的疲惫不堪;
第四,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是无效。有很多的个案,在国内最好的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用了所有的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治疗,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效果,也就是说看起来生物因素并不是导致他们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个特点就是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如果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如说烧炭,服药等等;
第六,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可能是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尝试过自杀的行为。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的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也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的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等等。
作为精神科的医生,他们有一个拿手的杀手锏就是任何抑郁症患者,如果用电抽搐治疗,他们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恢复,但是,这个电抽搐治疗对空心病都没有任何的用处,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赞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们会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当然他们也给我们机会,把他们救回来。但是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003 ——
徐老师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考场就像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所以,回到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会让北大的教授想到这样的一个话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们这种状况不是刚刚产生的,他们会告诉老师,我从初中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疑惑,直到现在我才做了这样的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传统的西方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他们来讲都丝毫没有效果,这个时候对于一个危机干预者,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千千万万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老师们同样也要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我们的内心当中有吗?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怎么给到我们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