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在你我成人的身体里,还存留着一个童稚的内在小孩,有着脆弱的特质和被关注的需要,在我们的内在形成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空间,它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满足和安慰,被伤害被遗弃的自我。成年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被它接管,沉浸于痛苦中,做出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受苦。
痛苦之源——潜意识里的记忆
内在小孩(潜意识)拥有我们以前经验过的所有资讯。你周遭发生的事(包含问题),都是由内在小孩所拥有的记忆所引起,消除引起问题的记忆,就可以解决问题。每个人内在小孩的记忆(资讯)都是共通的,因此它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即使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问题,你与你的内在小孩交流,清理记忆,也能够解决别人的问题。
例如,你现在对某个人抱有恨意。你正因此体验「恨」的情绪。这是因为内在小孩所保管的记忆库中,「过去曾经憎恨某种事物之体验」的记忆被重播的缘故。因此并非你本身憎恨什么事物,只是你感觉到内在小孩曾经体验过的事而已。只是内在小孩内的愤怒或憎恨的记忆被重播,结果使你体验到愤怒或憎恨而已。
“内在小孩”受伤的成人,当发现自己需要别人的时侯,不管其需要是多么正当,都会觉得很丢脸;特别是在有性需求时,更会体会到羞耻。因为真实的自我会让他觉得可耻。这个来自过去的受忽视、受伤害的“内在小孩”,正是人类主要的痛苦之源。
问题不在自己之外,这些问题并非发生于现实中。你(意识)所体验的任何事,都由内在小孩以记忆的形态保管着。发生问题,就是记忆库内的记忆重播的状态,同时也是内在小孩的内部发生的事。而且,如果你自己不对内在小孩采取行动(清理),以消除记忆,问题将会持续不断的发生。
认领我们的内在小孩
我们已经无法要求父母还给我们所欠的爱,我们知道不完美的父母是这个不完美的人生中的必然,就象我们无法对我们的孩子承诺完美。现在,成长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必须自己认领自己的“内在小孩”。
身为成年人,我们有足够的成熟度,就像安抚、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一旦我们的内在小孩得到了疗愈,他的喜悦、创造力、生命力、信任等特质就能毫无阻拦地表达出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希望。 向内在小孩说:「今天在这里体验或感受到的事,并不是问题或苦恼,只是你一直保管的记忆被重播而已,我们可以放下这些记忆。」你不需着急,就从今天开始清理,只要你选择这么做,一定可以持续下去。
弗洛依德发现神经症和性格问题,都是我们没能解决的童年困扰造成的。他创造了一种方法,希望建立一种安全的环境,让那位受伤的小孩重新浮现,让心理治疗师担当起爱护这个小孩并让他成长的责任,从而帮助这个小孩长大。现在,成长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必须自己认领自己的内在小孩。
倾听我们内心的需要
内在小孩受伤的成人当发现自己需要别人的时候,不管其需要是多么正当,都会觉得很丢脸,特别是在有性需求时,更会体会到羞耻。他可能将自己完全投身在工作中,或者烟瘾酒瘾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乐趣:只有在这些行力中他才能有感觉。而实际上,他是以这样的方式将他跟他真实的自我隔离开来,因为真实的自我会让他觉得可耻。
在我们的成长中,几乎只被允许表达和感受喜悦、兴趣和惊奇等正面的情绪,而恐惧、悲伤、愤怒等情绪则被责备和压抑。在受伤的内在小孩里面。充满了源自童年的创伤。
从现在起,不要再用酒采灌自己,用香烟去熏自己,你要做的,是感受自己真实的情绪,而不是用种种方式逃避自己的情绪和自己情绪的真实接触,就是和自己内在小孩的真实接触。在你有痛苦需要逃避的时候,面对这情绪,找到痛苦背后你真实的需要,并接受它。
拥抱内在的痛苦。为了得到幸福,你可能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生活目标:更高的职位、更高的收入、更大的房子……但是从外部世界,你很少能够得到真正持久的满足。
其实你要做的,是拥抱那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内在的孩子。安慰他那没有人真正看重,费尽吃奶的劲都没有得到爱和看顾的心灵。找一个地方静静呆着,你能听到他悲伤的哭泣,还有对父母和伤害过自己的人怯怯的愤怒和怨恨。想象出你的内在小孩的样子,以他的方式给你写一封信,写出他受到的委屈,他的不满,他的痛苦……
当你初次见到仰的内在小孩时,你可能会觉得羞耻甚至害怕。其实就是因为羞耻感和害怕,你的内在小孩才被长久地遗弃在那几的。现在,感受他,拥抱他,不管他是多么不堪,其实那也是你自己。
看顾自己的内在小孩
小孩侯应该让我们无条件依赖的父母,如果没能带给我们安全感和信任感的话,会让内在小孩相信:他没有权利去依靠任何人。现在,你应该让他知道,成年的你会永远守在他身边,帮他洗净被抛弃、被忽视、受虐待、被困之苦。告诉他,虽然身边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弃他而去,而你永远不会离开他。
由于我们的内在小孩可能是在不同的年龄被遗弃,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爱护自己,是我们能给予内在小孩的最好的看顾。因为自我痛惜和自我照顾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心态,当别人对不起我们时,至少我们自己对得起自己:当别人无暇、不愿或不能给我们温暖时,收拾起哀怨愤恨,给自己一个深厚的拥抱。
一旦我们认领并爱护了我们体内那名受伤的小孩,他会成为我们生命重生与活力的源泉。心理学家荣格将其称为“奇妙之子”一一他才是我们探索、敬畏与创造性本质的内在潜能。